学术成果
  • 黄兴与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群体

    以黄兴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人物群体是湖南历史杰出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阵,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走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6-11-30 09:27:00

  • 信念·意志·推动力——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再认识

    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其国家统一思想,背景深刻、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爱国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7-02-09 08:52:16

  • 孙中山与护法运动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从一开始就遭遇到许多困难,最突出的是缺乏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

    17-07-14 09:32:25

  • 孙中山1917年发行的“军事内国公债”史实考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后内外交困,特别是在财政上举步维艰。他采取了诸多筹款举措,提出发行军事公债募集资金。...

    17-01-12 15:03:15

  • 论孙中山的机变型人格与民主革命

    孙中山先生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即人格属于机变型人格,这种人格的特点是机敏、灵活,在行为上的表现为与时俱进。这样的性格在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17-01-09 08:38:01

  • 总统制如何改为内阁制——民初参议院“因人立法”献疑

    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原先实行的总统制改为了内阁制。《临时约法》的制定者要以此限制其所不放心的大总统袁世凯。历史真相是否如此?...

    17-01-05 09:13:00

  • 从孙中山旧训政到今日新训政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先行者,他对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探索成果值得我们继承和批判。把我们今天主流的法治理论与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做一对比,不难看出两者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关系。...

    17-01-04 09:00:09

  •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及当代意义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付出了毕生心血和精力。经过长期艰苦的革命实践,孙中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统一思想。...

    16-12-29 15:36:58

  • 孙中山与佛教的渊源及其佛教思想

    中山先生对待宗教问题和佛教问题是非常客观和辩证的,其宗教观显示出他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继续探索的方向和开拓创新的勇气。...

    16-12-29 15:37:07

  • 《石叟牌词》写作时间新考

    《石叟牌词》是谭人凤所写的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谭人凤的《石叟牌词》写作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谭人凤亡命日本期间。但这种说法不无问题。...

    16-12-16 14:05:23

  • 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关系简论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两个主题、两个任务,总的方面是互相联系、并行不悖的。但是在不同时期,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6-12-15 14:26:55

  • 孙中山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孙中山的伟大缘于他为中华民族毕生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一直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鞭策自己,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

    16-12-29 15:37:21

  • 东亚史上的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20世纪前半叶,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巨大影响,明确地体现出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16-12-29 15:37:32

  • 孙中山的实处世界、理想世界与过渡世界

    在孙中山那里,一直存在三个世界,一是实处的世界,二是理想的世界,三是过渡的世界。这三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6-12-29 15:37:45

  • 孙中山实业思想再认识

    孙中山既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经济战略家;既是“破坏者”,也是“建设者”,是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孙中山的实业思想与其革命思想一样,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

    18-09-25 10:01:25

  • 孙中山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孙中山是个很了解世界文化又很了解中国文化的伟人。孙中山以人为本、重视科学、发展新文明的文化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6-12-29 15:38:04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阶段性问题

    西安事变不是一次酝酿已久的老谋深算的兵谏,而是临时的仓促的不得不进行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16-12-08 14:24:26

  • 孙中山为何能做到“不趋时跟风”

    孙中山振兴中华的规划和理想,视野宏阔,思考深邃。他有着清醒的全球意识,对西方文化确有了解;有冷峻的历史眼光,对中华文化有深切体认。...

    16-12-29 15:38:17

  • 民主、共和、宪政: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选择

    本文以国家建构的视野,从民主、共和、宪政三个维度,试图探究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选择,追寻辛亥革命的政治遗产和历史启迪。...

    16-12-08 08:59:13

  • 宋教仁:议会政治的痴迷者与先行者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号渔父,17岁入读漳江书院,淡薄功名,立志推翻满清。...

    17-04-07 13:44:0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