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叟牌词》写作时间新考
辛亥革命网 2016-12-16 14: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邓江祁 查看:
谭人凤(1860-1920)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石叟牌词》是谭人凤所写的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对于研究谭人凤及辛亥革命史均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石叟牌词》写作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谭人凤亡命日本期间。然而,这种说法不无问题,明显与史实不符。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根据有关史料,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
关于《石叟牌词》的写作时间,在我们现在所见的此书中,谭人凤并未交待。但此书稿的发现者陈浴新1949年在为经他整理后的《石叟牌词》所作的序中说:“此书为新化谭石屏先生自撰,历述其参加革命之实事,至第二次革命后为止,皆所亲历之事,确为信史。石屏先生逝世后,曾伯兴先生董理原稿,倩人汇钞,尚未装订,此稿流落书肆中。余以重价购归,重加整理。”他还说:“此书为其再度亡命,居日本之营公庙避地时所作,抑郁无聊,借牌词以抒其怀抱。”[1](P16)这里,陈浴新将谭人凤《石叟牌词》的写作时间作了明确的交待,即谭人凤再度亡命日本,居日本之营公庙避地时所作。
自此,学者在介绍《石叟牌词》的写作时间时,都沿用陈浴新的上述说法。例如,1983年,经湖南师大饶怀民先生校点、加注的《石叟牌词》正式出版时,林增平先生在《介绍〈石叟牌词〉》一文中,对于该书的写作时间,基本沿用了陈浴新的说法:“《石叟牌词》是谭人凤于二次革命失败后,又一次亡命日本,隐寓福冈县太宰府町营公庙时所撰(1916年返国后可能稍有补辑)。” [1](P1)又如,1985年,石芳勤在编《谭人凤集》时,收录《石叟牌词》,并加注说:“《石叟牌词》是谭人凤于二次革命失败后,又一次亡命日本,隐寓福冈县太宰府町营公庙时所撰。” [2](P301)因此,201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湘文化辞典 (2)》在介绍《石叟牌词》的条目中也说,此书是谭人凤“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隐居于福冈县筑子郡太宰府町营公庙时所作”。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学界一致认为,《石叟牌词》是谭人凤“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期间所作。
二
然而,据笔者查考,《石叟牌词》不应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谭人凤亡命日本期间。主要理由有三:
第一,谭人凤亡命日本期间缺乏相对适合的构思和写作环境。我们知道,谭人凤逃亡日本后,虽然曾避居九州福冈县筑子郡太宰府町,但他并非悠然事外,而是先为协调孙、黄矛盾,经常往返于东京与福冈之间;后来为反袁下南洋筹款,又经常往返于日本、新加坡等地之间。这样生活动荡不定,长年奔波在外,谭人凤不仅难以静下心来思考和写作,就是写了,稿件也难保管。
第二,此书中涉及第“二次革命”之后的事件比比皆是。试举几例说明:
1.在第一组的“评”中,有评论梁启超“反复无常,甚至卖朋友,事仇雠,叛师长,种种营私罔利行为,人格、天良两均丧尽。近康有为对人言:‘愿世人毋以我与某(指梁启超,下同——引者)并称,我有所不为,某无所不为也’”[2](P302)之句,其中提到康有为“近”有公开指责梁启超一事。经查,1913年1915年之间,均无康、梁之间激烈的冲突而致使康有为公开指责梁启超之事。倒是1917年2、3月间,康、梁二人因在中国参战问题上观点严重相左而发生过公开决裂之事。梁启超极力主张对德宣战,而康有为则于3月13日致电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表示坚决反对中国对德宣战,“否则悬吾目于国门,以视德舰之入也” [3](P978)。对于梁启超极力主张对德宣战,康有为甚为愤怒,不仅“切责”梁启超“病狂”,并声称一年后德军进北京,要拿梁启超做元凶惩罚。[4](P731)在这场参战之争中,谭人凤与康有为观点一致,坚决反对中国对德宣战,并致书康有为,指责梁启超不顾康有为的意见,“为所欲为,毫无忌惮,是不特开罪于国,亦开罪于先生(指康有为——引者)”,要求其“电请政府放逐梁氏”[2](P204-205)。所以,这里的“近”字,在时间上显然不应指谭人凤亡命日本期间,而应是指康、梁在中国参战问题上观点严重相左以致决裂的1917年2、3月间。
2.在第二组的“叙”中,谭人凤写有与李燮和等人密谋响应长沙起义之事,但在此组的“评”中,谭人凤对于以上“订交诸人”后来的所作所为亦有所评叙,其中“或冀作洪宪功臣”[2](P305)之句,显然系指李燮和于1915年8月与杨度发起筹安会之事。
3.在第十三组的“评”中,有胡瑛“假面揭开,降志辱身,遂与李燮和同降于袁皇帝” [2](P321)之句,显然亦指其1915年8月与杨度发起筹安会之事。
4.在第二十九组的“评”中,有“黎元洪一无用之庸劣懦夫也,武昌革命以统率无人,拥为都督,旋而副总统,旋而大总统,居然命世之英。而察其前后事功,汉口由其犹豫而烧,赣、宁由其反对而败,国会由其违法怕死而解散” [2](P357)之句,其中黎元洪当大总统在1916年6月7日,黎元洪在张勋的逼迫下解散国会则在1917年6月。
5.在第四十组的“评”中,有“克强死矣,吾不知黎元洪对此,其亦有何感想否” [2](P384)之句,黄兴逝世于1916年10月31日。
既然《石叟牌词》有这么多处涉及1915、1916乃至1917年发生之事,这就表明,《石叟牌词》并非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谭人凤亡命日本期间。林增平先生对这种现象应有所察觉,所以他在《介绍〈石叟牌词〉》一文中,在沿用陈浴新的有关说法时又特别附上了一句不太确定的话:“1916年返国后可能稍有补辑” [1](P1),对于陈浴新的上述说法略有怀疑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