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917年发行的“军事内国公债”史实考

辛亥革命网 2017-01-12 15:03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杰 查看: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后内外交困,特别是在财政上举步维艰。他采取了诸多筹款举措,提出发行军事公债募集资金。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后内外交困,特别是在财政上举步维艰。他采取了诸多筹款举措,在财政资金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孙中山参考辛亥革命前发行债票的经验,提出发行军事公债募集资金。

  孙中山南下护法与财政的窘境

  早在南下护法之时,孙中山就考虑到了从事护法所面临的财政困难。为了筹集日益增加的军政费用,军政府在财政收入方面采取几种主要路径。一方面是广泛动员海外华侨捐款。早在护法之初,他曾指示廖仲恺致电仰光华侨饶潜川,言及南下护法“目的不仅反对复辟,且图建造真正之共和国家”。希望“速筹款项,以济军用”。而军政府既已成立,军饷浩大,待济良急,非得海外侨胞竭力资助,恐汲深绠短,应付维艰。希望贵埠侨胞鼎力筹集,以充军实。南洋各地华侨也纷纷致电声援,深盼速组共和讨逆军,“严惩首从,剪歼妖孽”,并热心筹款助饷“愿牺牲一切,为公等之助”。9月23日,孙中山派孙科、陈民钟、黄展云赴菲律宾筹饷。在给南洋筹款信函中他高度评价了华侨义举,“惟义师代发,需饷孔殷。筹募军饷,诸同志频年奔走,帮助良多,尚乞念一篑之功,作将伯之助,则民国再造,皆诸同志之力。”10月10日致电邓泽如要求他尽可能筹助巨款,以济军用。

  诸如菲律宾华侨也为革命积极奔走,发表支持护法通电“我菲侨深表同情,愿助捐军饷,以赞成孙中山之进行,为一劳永固中华民国。”据统计,从1917年9月29日至1918年5月15日,财政总长廖仲恺经手的军政府财政收入共有494212.35元,总支出494135.92元,尚存76.43元。其中属于华侨捐款的有24.7679万元,约占全部收入的一半。孙中山也认识到华侨的贡献指出:“当兹军糈浩繁之际,尊处提倡捐款,不遗余力,殊堪嘉尚。仍希认真鼓舞侨胞,输将助饷,以资接济。”在获取经费来源十分有限情况下,1917年9月下旬,经他提议由非常国会同意后共向海内外募集军事内国公债5000万元来补充军政费不足。经他提议由廖仲恺兼任筹饷公债局局长负责公债的全面运作。此后在8个多月时间里,军政府向海内外发出公债票券和债券收条共1554.593万元,其中抵偿军政府成立前后孙中山等人所借各种借款394.321万元,发给各省护法军队充作军饷56万元,用于招募、运动、安抚和慰劳军队535.283万元。

  发行详细过程

  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很早就意识到借用公债筹集经费的重要性。1895年他即以发行“中国商务公会股券”的形式募集革命经费。1906年又在越南河内以“中国革命政府”名义发行百元票面的“中华革命政府债券”。护法运动时经费困窘,他再次以公债作为募集资金。9月26日,护法军政府正式公布《军事内国公债令》,募集军事公债五千万元;利率为年八厘,付息偿本由财政部委托本国外国银行中国殷实商号支付;票面数额定为一千元、一百元、十元、五元;除海关税外得用以完纳一切租税及代其他各种现款之用。经理此项公债之官吏、人民,对于此项债票如有非法行为,依照法令分别惩罚同时还发布规定承购满十万、五万、一万、五千元分别给予不同等级勋章。此外成立军事公债局来专门负责公债发行及募集。同时在各省均设立公债分局,各县酌设募债支局,每支局限至少募集五千元。外洋各埠,按照内地各县例设立分局、支局等。为了规范和加快筹饷公债,孙中山接连任命崔鼎新、刘谦祥、朱晋经、高敦焯、阮日华等为筹饷委员。公债偿本数目逐渐递增从第三年1100万元至第六年1400万元,合计50000万元。

  同时孙中山还发布《承购军事内国公债奖励条例令》对承购人员进行奖励。承购满十万元给予三等勋章;满五万元给予四等勋章;满一万元给予五等勋章;满五千元给予六等勋章;满五百元以上不及五千元酌给奖章。公共团体承购公债应得奖励,由财政部比照条例另案呈请核奖。独立承购公债十万元以上则由财政部另呈请给予特别奖励。条例公布后,非常国会还议决成立了军事公债局,附属于财政部,由其专门负责公债发行及募集。同时在各省均设立公债分局,规定各县按照情形酌设募债支局,每支局至少募集五千元。办公经费情况则为总局由财政部支付,其余分局、支局以折扣款来补充支付。外洋各埠则是按照内地各县例设立分局、支局等。为了加快筹饷公债,孙中山还接连任命崔鼎新、刘谦祥、朱晋经、高敦焯、阮日华等为专门筹饷委员。

  海内外承募情况

  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对具体的公债发行情形仍存在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报刊新闻略知当时的情况。9月30日上海《申报》以《孙文拟募公债五千万》大版的新闻报道了军政府发行公债事件,详细的叙述了军政府公债发行的经过以及具体条例。《大公报》等报刊也有关于南方军政府发行内债的相关报道。10月2日长沙《大公报》亦有“非常国会通过借债案……拟商出外债或发行公债迅速筹备数百万云云”的报道。10月11日《粤军政府实行募债与宣战》一文曾详细叙述了公债发行期间过程,“孙中山拟以军政府名义募集内国公债五千万元,将组织条例咨交非常国会讨议在案。兹闻孙中山以代理财政总理廖仲恺于办理公债事项素着经验。将来公债局长一缺拟即令兼充以资熟手。”而进行办法是“除在本省偏设支局外,其外省分局拟由西南省份暨上海方面办起。东北各省则俟体察情形徐图推广。其余南洋美洲各埠均遣专员前往,日本方面则拟委张继就近办理。至进行办法南洋美洲两方面拟募1500万元,广西、云贵、湖南各募300万元。上海、天津暨各省口岸共募1200万元”。

  由于军政府控制和影响区域有限,实际的募债计划仍是大部分依靠海外华侨来进行。“此次募债计划,注重外洋,尤注重南洋、美洲各埠。港澳两地亦就近派遣专员前往办理。每员拟定先携债票100万元,俟劝募完竣,再行陆续拨付。”而国内则多是依靠各埠承销进行。孙中山曾有与广东省长商妥,由粤政府代为担任募集若干而酌提若干成归粤政府。12月15日孙中山特别派遣黄嘉梁为云南劳军使,随同军政府委员秦天枢、马德贵护送公债收条370万元,共大小6箱,取道粤桂至滇。他还致电唐继尧要求唐通令云南、广西境内各官厅军队对公债票特别保护,涉及沿途关卡,迅速放行。该月19日他又增运军用债券50万元交与张午风。提出在20日内外,由广州起程,经桂赴滇。解送债券7箱,共420万元。对于在上海等地的募集公债情形亦也有相关报道呈现。“孙文已派代表至海外内陆各地以及马六甲地区等地进行募捐,然而因临时政府支持不力,致使公债难于推销。因此孙文派许、戴两位代表至上海与日本商人商议,以相当低之利率推销公债。昨日两位代表致函孙文说,他们已与日商圆满达成协议。以三折计算推销1000万元公债券,实获300万元现金。”他还曾派员携公债票40万元到荆州等地要求当地商会协助劝募。由于荆州军独立之后曾向绅商劝捐军饷一次后未便再募公债,因此相关人员自行设法在沙市劝募。此外,军政府通过筹饷专员在海外各埠积极进行公债推销。据邓泽如陈述,“军政府藉发行公债募集军费,经泽如手募得之款计31069元,成绩极为可观。”林森等人也前往菲律宾等地向华侨募集捐款以支持护法运动。12月11日,他在致杨寿彭告抵菲律宾情况函指出“孙科君等均往外埠筹饷……刻下岷岛各埠已由孙君遍行鼓舞,对于输饷尚见踊跃,故孙君亦乘高丽丸同返,只留陈民钟君为催收兑汇之任,不久亦即同粤。债票尚未印便发来,此间收捐,先给以军政府列寄收据为证,以后执此转换债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