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绍兴人民对皖浙起义死难烈士的纪(16)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裘士雄 查看:
大会主席台上悬有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国民党省党部送来的挽词,蒋介石书挽“光烈长昭”四个大字,上款是“徐秋陈马四先烈四十周年纪念”,落款为“蒋中正”;省党部书挽“壮烈遗型”四字,上款是“徐秋陈马四先烈四十周年纪念”,落款为“浙江省党部敬鞔”。除此之外,国民党中央执委张继赐题“浩气长存”、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省保安副司令竺鸣涛等也送来挽联、花圈,其中沈鸿烈送的挽联的上联为:“挞伐张兴亡系事迈殷周十乱至今巾帼念”,下联是:“风义重死生轻道遒穷陈蔡一门同日化虫沙”。竺鸣涛致送的挽联是:“清廷早覆,抗倭扬威,九泉有知,应无遗恨;革命未成,舍身取义,千秋大节,永荐馨香”。他是委派省保安处科长钱则鸣为代表专车送来的。会场四周悬挂许多挽联花圈,如林泽送的挽联是:“平倭荡寇,旋乾为坤,如见雄图吞海岳;雪耻复仇,维桑与梓,长流浩气壮山河”。徐社送的挽联是:“不朽讴歌,尊酒岁时勤父老;应铭竹帛,梓桑恭敬仰仪型”。秋社送的挽联为“轩亭风雨仁人血,皖水波涛侠女魂”等等。台前还陈列若干珍贵的辛亥英烈遗物,如徐先烈击毙恩铭的手枪和他成仁时之血衣、秋先烈用过的围巾等,供与会者凭吊、瞻仰。
在军乐队演奏的国歌声中,首先举行公祭徐秋陈马四先烈仪式;由邹楚青司仪,林泽主祭,童谷、夏昌言、陈吉明、孟哲生等赞祝。林泽恭读祭章道:“……谨具香花果醴之仪,致祭于徐先烈.伯荪、秋先烈瑾、暨陈先烈伯平、马先烈子畦之灵,曰:呜呼!白虹贯日,碧血洒天,成仁取义,畴者能全,致命不辞,翳维先烈,陨首刳心,人神共泣。窃我神器,忆及逊清,季王末运,大厦欲倾,纤儿尸居,阘冕柄国,致出弘门,启人逐鹿,群龙寰海,昂首神州,炎黄华胄,蒿目心忧,恢恢徐公,愤焉举义,浩气弥天,风云动地,浪翻皖水,波及稽山,缘沉半段,歼厥胡藩,虎士未宏,凶门独凿,事败垂成,归魂化鹤,故乡回首,瓜蔓惊抄,凤堂喋血,劫种同遭,屠伯不仁,痛我秋烈,风雨轩亭,未完大业,民不畏死,李耳有言,为维国族,赴义争先,天意棐谌,长佑革命,易帜武昌,曾不转瞬,落花满地,莫叹无情,春泥成后,仍护繁英,还我河山,宁无代价。酷鞫惨刑,言之泪坠,九天含笑,复旦重歌,羶腥荡尽,甲洗银河,缔造艰难,未臻大化,丛我戈矛,无时悔祸,历年四十,沧桑几更,戎人奔此,八纮尘清,追缅前辉,血痕未灭,饮水思源,上告先烈,生前精爽,没世英灵,允矣肸蠁,两戒长宁,恭敷几筵,忄离词陈臆,先口口神,来歆来格,尚飨。”杜海生、王贶甫、韩澄夫等也分别代表徐社、秋社、锡麟小学等恭读祭章、祭文。
公祭毕,开始举行徐秋陈马四先烈成仁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由金鸣盛任大会主席,并致词。他说:“我们常常听到广东为革命的策源地,其实绍兴诸烈士发动民族革命至少和国父中山先生同时,其发难之勇,死事之惨,实是以惊鬼神而动天地,当时虽然失败,但失败即成功之母,后来者受赐实多,故论革命发源,至少绍兴亦为圣地之一。”他认为“今天我们来开会纪念,除表示崇敬之外,必须继承诸先烈的革命精神,大家一致为革命而努力”。接着,他从民族、政治、经济三方面加以阐述。最后,他动情地说:“今天缅怀诸先烈的勋劳,环顾目前情况,大家应该一致起来,继续奋斗,以争取绍兴人的光荣,为国家而努力!诸先烈连生命都可以为国牺牲,还有什么困难不好解决呢?!”
然后,由杜海生、王承祖、朱仲华等先生分别报告徐锡麟、秋瑾、陈伯平等四先烈事略。马宗汉次子马元佐则代表遗族也在大会致词答谢。最后,与会者摄影留念。
关于徐、秋、陈、马四先烈成仁四十周年纪念活动,1947年7月上旬、绍兴、杭州等地报刊均作了大量报道。如《绍兴新闻》于7月8日、9日辟“徐、秋、陈、马四烈士成仁四十周纪念特刊”,登载《编辑前言》(署“五尺”)、《徐锡麟传》(附陈伯平、马宗汉,章炳麟撰)、《鉴湖女侠秋瑾墓表》(徐自华撰)、《徐光烈轶事》(章镜尘著)、《纪念秋女侠感言》(张震坤撰)等文章和有关纪念活动的报道、挽联、祭章、祭文、大会花絮等。
民国三十六年(1947)8月24日,杭州《东南日报》发表童杭时《徐先烈伯荪先生事略》一文。童杭时(1877—1949),字枕溪,号萱甫,浙江嵊县人。光复会会员,曾追随徐锡麟进行反清革命。他撰的《徐锡麟》一文,载《中国革命记》第二十册。
民国三十七年(1948)5月2日,“灿芝女士为了纪念她那伟大的母亲,特在上海举行‘秋瑾烈士遗物展览会’。王灿芝还有一个志愿,要在上海建筑一座‘秋瑾烈士纪念堂’,来作永久的纪念。”“秋瑾烈士遗物展览会”在上海青年会雪赍堂揭幕,“所展览的遗物,包括秋瑾烈士在绍兴府的供词、她的文献、信札电报、文稿、诗稿;以及慈禧太后下令‘斩首’的手谕、大封‘功臣’的手谕;以及秋瑾烈士的口供和其他有关‘人犯’的口供”等。
民国期间,《浙江省通志馆馆刊》第二卷第一期载有绍兴何敬煌撰写的《绍兴革命烈士小史》,内有徐锡麟、秋瑾等皖浙起义死难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