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语文64年咏叹调(2)

辛亥革命网 2013-12-09 00: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秦悦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我们的记忆里,无论课堂内外、生活还是工作,语文从未缺席过。读书、识字、明理、树立价值观,人生的重要一课往往都是从语文课开始的

  比如,近年热销的《开明国语》,就是由叶圣陶亲自编写,丰子恺先生负责插画,全部是创作或再创作。出版社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聘用一流的学者来研究这些教材,每一课就那么寥寥一二十个字,但他们都要反复地考量。

  此外,这些大家的语文教育理念也颇为先进与科学。比如叶圣陶,他不仅仅是大家,其教育理念也很超前,他提倡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主体地位,肯定学生个体差异。可以说,在那个时代,这些文化耆宿他们是把这个“小事”当成大事业来做的。

  叶圣陶先生谈《开明国本》

  叶圣陶在《开明课本》的“编辑要旨”里写道:“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这还不够。”谈到《开明国语课本》的编撰感受时,叶老曾说,这部课本400 来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抄来的”。

  他还说:“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须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开明国语课本》内页

  对于民国教材热销现象,著名学者、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先生有如下解读:民国教材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今天的教材编写者学习,但那毕竟是70 多年前的课本,适合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学习,如今社会发生很大变化,孩子们从小就要接受很多以往可能没有的新事物新知识,教材肯定要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不能照搬这套教材的编法,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见2011年1月12日《北京晨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