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
辛亥革命网 2019-11-15 09:01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垚瑶 孙正国 查看:
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不仅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和民主奋斗终身,而且积极倡导科学精神,提出了丰富而系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教育思想。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孙中山及其所代表的近代知识界的先知先觉者,是从传统的“格致之学”向“科学”过渡,并给予科学崇高地位的最早一批人。无论在其早期的求学生涯中,还是在以后的革命活动中,无时无刻地实践着“科学强国”的理想,孜孜以求地传播着“科学启蒙”的思想。科学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内核之一。但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并没有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学者对于孙中山的研究兴趣只要集中在政治史和思想史方面。第二,孙中山本人不是专门的科学思想家。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来丰富对孙中山的研究。
孙中山的科学观
对科学定义的阐释。孙中山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首先在于他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之风。对于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分类等科学领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孙中山都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对于什么是科学,孙中山曾作出明确的阐述:夫科学者,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中来也。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
孙中山称科学为“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即把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强调科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中来也”,是指科学具有真理性和实践性。“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说明科学知识同一般的生活知识经验的累加不同,而是依据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梳理、归纳而成的规律而系统的知识。
孙中山对科学的理解定义及相关问题的阐释,不仅在当时有指导和推进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在科学问题上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他不单使人们认识科学,正确对待科学,还启示人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任何知识和认识,如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就不是科学知识,不具有真理性,不能称之为科学。
对科学分类的探讨和研究。孙中山的科学观还体现在他对科学分类问题的研究上。科学分类是研究各门学科关系的一门学问。学科门类越多,越无法进行专门研究。这不单限制一门学科的研究,甚至影响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在孙中山之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科学分类做过相应的整理。例如:《上李鸿章书》涉及语言学、政治学、人文学、算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矿物学、地质学等;《致港督论平治章程》谈及文学和法律学;《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论述到经济学、统计学;《孙文学说》详细论述了生理学、医药学、卫生学、金融学、文字学、逻辑学等;《公布考试组织条例》对农业科学的地质学、气象学、林学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孙中山曾明确地把科学分为两大类别,即为自然科学和人事科学。他说:世界之学有二大类,其一曰自然科学,其一曰人事科学。自然科学者,如天算、地文、地质、物理(声光热电力学等)、生物(动物、植物二学)、化学是也。人事科学者,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历史学是也。
在孙中山的分类中,这些科学学科是当时发展较为成熟的,也是客观存在的。
孙中山的教育观
孙中山的“教育救国”思想,把教育放在“立国根本”“振兴之道”的位置,强调教育是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国家强盛的重大问题。鉴于此,孙中山在《致郑藻如书》中就强调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人才,才可以使国家由弱变强。孙中山指出:
远观历代,横览九州,人才之盛衰,风俗之淳靡,实关教化。教育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返此。呜呼!今天下之失教亦已久矣,古之庠序无闻焉,综人数而核之,不识丁者十有七八,妇女识字者白中无一。此人才安得不乏,风俗安得不颓,国家安得不弱?此所谓弃天生之才而自安于弱,虽多置铁甲、广购军装,亦莫能强也!必也多设学校,使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则智者不致失学而嬉,而愚者亦赖学以知理,不致流于颓悍,妇孺亦皆晓诗书。如是,则人才安得不盛,风俗安得不良,国家安得不强哉!
知识的传播,有赖于教育。纵览古今,教育与人才培养,国家富强,关系甚大。而忽视教育,将造成国家颓弱的严重局面,令孙中山深感痛心,所以他急切地提出要广设学校,培养人才,因为这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把“人能尽其才”称为“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的“四事”之一,而要做到“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之道”也,即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孙中山对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如下陈述: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所以教养也……其所学由浅而深,自简及繁,故人之灵明日廓,智慧日积也。质有愚智,非学无以别其才;才有全偏,非学无以成其用,有学校以陶冶之,则智者进焉,愚者止焉,偏才者专焉,全才者普焉。盖贤才之生,或千百里而见一,或千万人而有一,若非随地随人而施教之,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以至于淹没而不彰。泰西人才之众多者,有此教养之道也。
孙中山关于“非学无以别其才”“非学无以成其用”,贤才需“有学校以陶冶之”的论断,认识到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国家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孙中山还谈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对国家兴旺富强的重要意义:“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教育为立国根本”的理念,“教育救国”的思想,反映出他忧国忧民,值得我们深入领会。
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
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在科学文化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孙中山提出了封建教育制度是对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阻碍的观点。他指出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内容是由中国历代圣贤明哲“授受相传”的“古人的经传”,今日“科学的知识”远胜于此,应该把科学知识作为教育的内容。孙中山认为西方物质文明的发达,多源于科学之昌明,要使中国物质文明发达就要学习科学知识。
1924年8月,孙中山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命令公布了《大学条例》。该条例的第一条便规定了:大学的旨趣之一,是“灌输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也就是说,在大学教育中,教育所传授的应该是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孙中山认为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向受教育者传授世界最新的知识,而且只有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使中国的发展进程加快。他确定大学的宗旨之一是传授世界日新之学理和技术,也是科学而合理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作为受教育者,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最新发明”。与此同时,作为大学中的教育工作者要很好的实现传授“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这一宗旨,必须密切关注世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发展的新潮流,必须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孙中山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今日的大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人才、技术人才是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孙中山认为,只有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众多的科技人才,才能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孙中山提出学校应该注重人的生产技能的培养:学校之目的,于读书、识字、学问、智识外,当注意双手万能,力求实用。
在孙中山看来,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的智力,而且还要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使得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孙中山曾多次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在“学成之后”能够“独立为一国民”,能够“自食其力”。也就是说,只有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兼具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独立为一国民”。
孙中山在他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一直十分关心中国的教育事业,视教育为立国之根本。孙中山把发展教育同振兴中华紧密相连。他的科学教育思想,是其对教育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的科学认识,也是其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成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分别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工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