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鄂湘联中

辛亥革命网 2019-04-11 10:11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明钢 查看:

抗战时期,文华中学与希理达女中等学校组成鄂湘联中,南下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办学,直到1946年才返回武汉,行程达3000多公里。

  抗战时期,文华中学与希理达女中等学校组成鄂湘联中,南下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办学,直到1946年才返回武汉,行程达3000多公里。

  成立于抗战烽火之中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战场在长江两岸,横跨安徽、河南、浙江、湖北四省,该战役共持续了4个半月。战时的武汉一片狼藉,大街小巷到处筑起街垒,市面萧条,人心惶惶。7月26日,九江失陷,武汉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此时,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中等教育惨遭日寇蹂躏,学校早已停课,成千上万的学生流离失所。在战火一天天逼近武汉的情况下,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决定将武昌文华中学、汉口圣保罗中学和希理达女子中学以及另外两所湖南省的中学组成“鄂湘教区联合中学”。在三所学校中,武昌文华中学有着140多年的历史。文华中学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工人党员就出自该校。

  鄂湘联中由三校校长组成校务委员会,三校的校长轮流主持校务。李辉祖是校务委员会成员之一。李辉祖是湖北云梦人,自幼随父务农,勤奋好学。1916年,18岁时考入文华书院,1931年至1934年在哈佛大学获教育硕士,1938年,临危受命回国任校长,直到1972年74岁高龄才退休。

  迁徙路途极其苦远

  在抗日战争中,鄂湘联中曾先后四次迁校。

  从武汉到广西全州。1938年9月7日,鄂湘联中教职员连同家属约300人,由武昌徐家棚登上火车。由于战事紧张,居民纷纷逃难,火车异常拥挤,幸好文华的老校友桑稼轩与粤汉铁路的头领交涉,拨得两节车厢,南迁师生才得以上车。次日晚,火车抵达湖南衡阳,下车后,师生夜渡湘水,才到达市区。男生便住在圣公会,女生住进当地的惠文女校。鄂湘联中虽然招收湖南、湖北两省的学生,但随校南下的湘籍学生很少,学校大部分是武汉三校的学生。同行的中西教员共30人,其中外籍教师1人。9月9日下午,师生又乘火车沿刚刚建成的湘桂铁路奔赴广西全州,第四天上午安全到达,步行八里到了首魁街新校舍。9月27日,第二批师生60余人前来汇合。10月3日,开始上课,全校有男女学生360名。

  鄂湘联中的学生年龄很小。此次迁徙的300多名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年纪小的只有十一二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还有一些教师子女。此次南下的迁移费为4000美元,由美国教会捐助。

  时隔不久,全州战事紧张,学生经常跑到树林中躲避,有时就干脆在山林中上课,午后回校,如此往返奔波。后经该县县长唐文佑联系,学校迁至距城35公里的青龙山蒋家村,得到该村蒋伯文父子的大力赞助,借给一间祠堂当作教室,一间谷仓楼上作男生宿舍,另外一座宅子作女生宿舍和食堂。老师们则散住在农家。1939年1月12日,正式开课。

  从广西全州到云南镇南。由于广西离前线太近,1939年夏天,鄂湘联中校委会决定迁往云南的镇南县。当时西南各省崇山峻岭,交通极端不便,联中师生互相帮助,克服困难,乘汽车转火车,终于到达镇南县。而在全州购买的教学设备,由于不易搬迁,全数赠给了当地的小学。到了镇南县,经过短时的休整,随即开学。

  关于在镇南办学的情况,《镇南县志》有所记载:“城北纪家屯,前商会会长纪正纲,就所建新屋之南辟一园,又名笠园……自抗战以来,武汉联中流寓到县,赁新宅设学校,而园艺附之。园艺之兴,当俟诸异日矣。”文中的所说“武汉联中”即鄂湘联中。

  初到镇南,教学设备残缺,物质生活贫困。学校设在龙川镇北门外纪家村的纪家祠堂,学生就住在农户家中。学校在镇南县共待了3年。规模有所扩大,学生超过400人,除随校迁来的学生外,还有半数学生是滇缅铁路员工子女及南洋华侨子弟。

  从云南镇南到贵州清镇。学校原打算在云南一直待下去,直至抗战胜利。谁知三年刚过,缅甸战事失利,日军大肆侵犯,滇西形势紧张,鄂湘联中不得不迁移。此次迁移,因形势紧张,组织工作不如前次好。学校化整为零,有的乘车,有的走路,好不容易到达昆明和曲靖二地集中,再分批前往贵州的清镇。

  校址设在距清镇县城约五里左右的东山寺,古庙改作学校,佛堂成了教室,罗汉堂做为宿舍。这里环境清幽,每天与佛像为伍,暮鼓晨钟,青灯黄卷,无人打扰,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在此继续上课,但学生人数锐减,由原来的400多人减为100多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