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代表人物的思想辨析(8)

辛亥革命网 2011-06-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庄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志士仁人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前仆后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孙中山、黄兴、袁士凯和黎元洪。 ,辛亥革

  于是黄兴让谭人凤、刘揆一去湖南,请求湘军援鄂。湘军于11月9日抵达汉阳。第一协统王隆中,第二协统甘兴典,随后而来者有刘玉堂军,以及甘续熙的敢死队。援军兵强马壮,给汉阳前线鼓舞很大,对敌人也起到了吓阻作用。敌人的枪炮也渐渐稀疏。这时,汉阳的革命军才真正有了1万5千人。

  11月22日,山西协统阎锡山响应武昌起义,宣告独立,取得山西全省军政大权。因山西接近北京,袁世凯感到震惊,立即下令段祺瑞回师北京。袁深虑南方革命势力北移,自忖局势严重,非军事所能克制,派刘承恩等南下,欲与革命党人停战议和。

  11月23日,庄蕴宽持张謇、章太炎的信,到汉阳去见黄兴。信中说:“今全国十八行省,已有十一省响应革命,大事已定,时移势迁。今日之事,非取决于战场上之胜负,更非取决于汉口、汉阳一城一隅之得失,顷刻万变,但无可置疑的,笔杆子取代枪杆子,一般行动的焦点,由战场走向会场。余可由庄兄面详,事不宜迟,盼切祷切!”于是黄兴让宋教仁前往上海,与张謇取得联络,准备组织江淅联军。当时江、淅两省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发展,但没有统合的秩序。仅江苏就有四个都督,上海都督陈其美,苏州都督程德全,吴淞都督李燮和,镇江都督林述庆。宋教仁以十万火急的心情,催促黄兴去沪。

  11月25日,黄兴指派蒋翊武代理总司令之职,何锡藩副之。27日晚,黄兴和李书城等秘密潜往大冶,坐船前往上海。临行前,黄兴对蒋翊武、何锡藩亲切勉励说:“时势推移,成功在望,惟望坚守阵地,以竟全功。本人此去上海,是扩大革命层面,谋求全国军政统一。你我时刻保持遥相呼应,认真联络。”

  11月26日,袁世凯下令,不惜任何牺牲,对汉阳发动总攻击,争取军事胜利,以达到以战逼和的目的,压制各省的独立。

  当冯国璋挥师进攻汉阳时,汉阳守军的湘军第一协统王隆中,反对死守战壕,加之黄兴离去,便不服从蒋翊武指挥。王隆中不但不守,反而命部队从战壕跃起,分梯次向汉口反攻。第一梯队蜂涌渡河,遇冯军机枪扫射,死伤惨重。经过一昼夜激烈战斗,湘军沿长江西向撤退,从汀泗桥登岸,返回湖南。蒋翊武率两千民军渡江退守武昌。汉阳失守。

  11月28日,武汉三镇,冯军已得其二。冯国璋准备乘胜于12月1日横渡长江,攻打武昌。袁世凯亲自去电制止,并说:“枪口不对自己人。”(指黎元洪)另外发电给黎元洪提议停战,命冯国璋就近商洽。新到任的湖广总督段祺瑞亦谓应休息兵力。

  当时,袁世凯的谋士王锡彤曾进言:“革命之气已盈海内,若再以兵力蹂之,后患方长。为袁公计,亦殊不值得。盖专制国之大臣,立不世之功,结果只有两路可走:一为岳武穆,身死而国危;一为曹孟德,风利不得泊也。此二者非君杀臣,则臣杀君,将何以处袁公乎?”袁更明白这种道理。宣布停火。

  从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1月27日汉阳失守,革命军民在武汉地区先后作战49天。这期间,黄兴自10月28日到武汉至11月27日离开,指挥鏖战了整整一个月。虽然汉口、汉阳相继失守,但在此期间,全国共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福建、广东、山东、重庆、成都、奉天(今沈阳)十八个省区宣告独立。这种大好的革命形势固然是各地革命派奋斗的结果,但与首义地区屹立不倒和黄兴坚守汉阳、指挥民军对清军作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12月1日黄兴乘船到达上海时,受到了革命党人的热烈欢迎。

  1911年11月上旬,正当黄兴在汉阳指挥革命军与清军鏖战之时,江浙一带的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由于当时江浙立宪派和旧官僚在社会上地位声望很高,因而转向革命后大量进入了领导层。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顺应革命形势,在苏州宣布江苏省独立,一变而成为江苏都督。同日,浙江独立,汤寿潜被推举为都督。11月6日,上海起义成功,沪军都督府成立,陈其美为都督。

  11月11日,沪军都督府推举新军第九镇镇统徐绍桢为江浙联军总司令,得到江苏、浙江两省都督府的认可。随后,各路军队纷纷集结镇江,组成了江浙联军,准备光复南京。当时,江浙联军的兵力约一万一千人,包括柏文蔚统领的江苏第九镇镇军5000人,朱瑞带领的浙军3000人,还有沪军3000人。南京的清军兵力与革命军兵力大体相当,是由江宁将军铁良和张勋统帅。

  11月24日,江浙联军攻打南京的战役正式打响。经过八天的激烈战斗,12月1日联军攻入南京城。铁良和张勋相继逃走。12月2日,南京光复。攻克南京真正显示了革命军的实力,因此,南京战役就成了清王朝以失败而告终的最后一战。

  三、在南北议和过程中四位代表人物的所作所为

  11月26日,经过英国公使朱尔典和袁世凯密谋后,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南北停战议和的建议。武昌方面的黎元洪因与袁世凯早有默契,欣然接受。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占南京的战役刚刚结束,革命军也需要时间休整。于是,南北双方在12月初达成了停战协议。

  12月4 日,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沪军都督陈其美,以及各省留沪代表沈恩孚、俞寰澄、朱葆康、林长民、马良、王照、欧阳振声、居正、陶凤集、吴景濂、刘兴甲、赵学臣等在上海江苏省教育总会召开各省代表会,列席会议的还有章炳麟、赵凤昌、蔡元培、王一亭、顾忠琛、彭锡范。从与会者的名单可以看出,著名的立宪派人物和与立宪派接近的革命派人物占有明显优势,大会议决 “公电孙中山回国主持大政,公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国名定为中华民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