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花园山机关初探(13)

辛亥革命网 2011-10-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作者:刘建一、李丹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长久以来,人们在论及湖北地区民族、民主革命团体的渊源时,往往把“科学补习所”作为源头。而实际上,早在“科学补习所”成立之前,湖

  [33] 李廉方说这都是“花园山聚谈,早论及之”的。《辛亥武昌首义纪》第3-4页。

  [34] 朱和中:《辛亥光复成于武汉之原因及欧洲发起同盟会之经过》,《建国月刊》第二卷第五期第44页。

  [35] 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革命文献》第二辑第113页;并同上注。

  [36] 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113页。

  [37]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编第186页。

  [38] 朱和中:《辛亥光复成于武汉之原因及欧洲发起同盟会之经过》,《建国月刊》第二卷第5期第41页;第四期第63页。

  [39]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11页;“李国镛自述”,《近代史资料》1961年第1期第499页。

  [40] 耿伯钊:《革命先烈吴禄贞先生略史及其遗笔》,《辛亥首义史迹》第19页;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一)第186页。

  [41] 居正:《梅川日记》第5页。

  [42] 朱峙山:《辛亥武昌首义前后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第123页。

  [43] 李书城:《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首义》,《光明日报》1961年10月8日。

  [44] 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第63页;朱和中:《辛亥光复成于武汉之原因及欧洲发起同盟会之经过》,《建国月刊》第二卷第四期第63页;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第103页。

  [45] 耿伯钊:《革命先烈吴禄贞先生略史及其遗笔》,《辛亥首义史迹》第19-20页。

  [46] 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第21、29页。

  [47] 同上书,第21页。

  [48] 李书城:《我对吴禄贞的片段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五),第451页。

  又:刘入新军还得到“花园山机关”成员张荣楣和已入新军的范腾霄的帮助。

  [49] 熊十力、张难先、胡瑛经吴禄贞介绍入军队的情况是根据贺觉非、傅光培提供的资料。

  [50] 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革命文献》第二辑第113页。

  [51] 朱和中:《辛亥光复成于武汉之原因及欧洲发起同盟会之经过》,《建国月刊》第二卷第四期第63页,第五期第40页;李书城,《我对吴禄贞的片断回忆》,《辛亥革命回忆录》(五)第451页。

  [52] 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革命文献》第二辑第114页。

  [53]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10页。

  [54] 朱和中:《辛亥光复成于武汉之原因及欧洲发起同盟会之经过》,《建国月刊》第二卷第五期第41页,第四期第63页;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第103、29页。

  [55] 朱和中:《辛亥光复成于武汉之原因及欧洲发起同盟会之经过》,《建国月刊》第二卷第四期第63页;刘成禺:《自传—七十七年历史之经历》,未刊稿,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