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孙中山纪念馆推出“辛亥武昌首义英烈肖像印展”
辛亥革命网 2024-12-27 13:52 来源:孙中山纪念馆 作者:孙中山纪念馆 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价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
113年前,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众多辛亥志士主导、发动、参与了武昌首义,他们中有革命团体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有革命思想的宣传者吴禄贞、曹亚伯、蓝天蔚等,有武昌起义的参加者熊秉坤、吴兆麟、邓玉麟等,有支援武昌起义的外省响应者马超俊、詹蒙等,有来自红十字救护队的支持救援者余日章、张竹君……
雕刻家赵金山有感于辛亥武昌首义英烈的爱国精神,与好友齐其元(曾任清军水师统领、参加武昌起义的赵均腾之外孙)及其女儿齐思思,共商以镌刻的艺术形式,再现辛亥英烈人物神韵。齐其元父女选定人物,赵金山先生坐言起行,雕刻形神兼备的辛亥武昌首义英烈肖像印113枚,并将其无偿捐赠给孙中山纪念馆。
近日,我馆推出“永垂不朽:辛亥武昌首义英烈肖像印展”。展览分为“宣传革命 酝酿起义”“起义爆发 一举成功”“首义成功 各省响应”三部分,除展出113枚辛亥武昌首义英烈肖像印外,还辅以75幅历史图片,16件辛亥革命时期的相关文物和史料,再现了武昌首义英烈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和临危之际坚强果敢的英雄品质。
刘静庵注重在武昌的军、学、绅、商各界宣传革命思想,因密谋响应萍浏醴起义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被鞭背一千余下,皮开肉绽,始终不屈,人称“铁汉”。1911年6月,刘静庵病逝狱中,为革命壮烈牺牲。
1911年10月10日凌晨,不幸被捕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史称“彭、刘、杨”三烈士。
10月10日当晚,在革命的危机关头,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吴兆麟被推为起义的临时总指挥,起义一举获得成功。
武昌起义后,各地革命力量纷纷驰援武汉。
詹蒙牺牲时年仅19岁,生前是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生,武昌起义后,他率同学驰援武昌,任学生军领导,在阳夏之战中壮烈牺牲。赴武昌前,詹蒙给父亲留下最后一封家书,称“尽国民之义务,实亦终身愿也!……人必有一死,况死中可以求生也。”
追昔抚今,缅怀先烈。我馆策划举办此次展览,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