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二)(9)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 作者:虞和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08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循着往年的足迹继续发展。值得重视的是,近几年来研究课题细琐化的现象,不仅在理论上受到质疑,而且在实际研究

  [57]朱浒:《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l期。

  [58]余新忠:《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路彩霞:《年中度岁与晚清避疫——以光.绪二十八年为主的考察》.《史林》2008年第5期。

  [59]耿云志:《近代社会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l期;《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与趋向》,《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从保守主义的角色演变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进路》,《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0]郑大华:《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史学月刊》2008年第l期。

  [61]郑匡民:《社会主义讲习会与日本思想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62]郑大华:《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

  [63]耿云志:《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64]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历史研究》2008年第l期。

  [65]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第l期;《个人主义的起源——“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66]熊月之:《晚清中国关于西方礼俗的论辩》,《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67]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学术研究》2008年第ll期。

  [68]左玉河:《坚守与维护:中国现代大学之“教授治校”原则》,《北京大学教育评ee》2008年第2期。

  [69]徐秀丽:《l940年代后期的国立高校治理》.《史学月刊》2008年第ll期。

  [70]冯天瑜:《清末民初学人“封建观”论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2期。

  [71]王宏斌:《光绪朝“政府”词义之嬗变》,《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72]刘集林:《从“出洋”、“游学’’到“留学”》,《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相关文章:

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