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二)(8)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 作者:虞和平 查看:
[36]刘增合:《由脱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财政机构的变动》,《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5期;《制度嫁接:西式税制与清季国地两税划分》,《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7]冯小红、张清荚:《l928至1937年河北省县级税收征管中的经纪制改革述论——兼与杜赞奇先生商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l期。
[38]阎书钦:《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河北学刊》2008年第l期;《抗战时期关于国、民营经济的论争》,《天津师范大学学3/lL》2008年第2期;《外资外贸与中国工业化——抗战后期国统区知识界关于战后建设问题的讨论》,《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39]虞和平、洪振强:《商人与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0]付海晏:《“跑调”的国货展览会——l935年无锡国货流动展览会研究》,《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41]乔兆红:《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的政府行为》,《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2]何一民、庄灵君:《城市化与大众化: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的兴起》,《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l期。
[43]彭南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文化生活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44]黄正林:《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活》,《中共党史研究》z008年第6期。
[45]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l期。
[46]吴强华:《近世江南乡居土绅的城乡流动——以分湖柳氏为例》,《史林》2008年第l期。
[47]高红霞:《近代上海福建人群体结构与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近代上海闽商整体退却及其原因》,《史林》2008年第3期。
[48]朱英:《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苏州商团的改组与消亡》,《历史研究》2008年第5期。
[49]魏文享、赵永利:《抗战胜利后武汉律师群体的发展轨迹》,《甘肃社会科学》2。08年第2期。
[50]李严成:《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民国律师公会》,《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1]尹倩:《分化和融合:论民国医师团体的发展特点》,《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2]杨品优:《科举会社组织与社会权势的转移——以晚清至民国江西南康宾兴会为例的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l期。
[53]洪煜:《近代上海报贩职业群体研究》,《史学月刊》2008年第l2期。
[54]杨天宏:《基督教与中国“边疆研究”的复兴——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的边疆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l期。
[55]黄志繁、周伟华:《近代基督教新教江西美以美会研究》,《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6]周秋光、曾桂林:《近代西方教会在华慈善事业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掷t》2008年第l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