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下)(9)

辛亥革命网 2011-10-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林如俭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当时钟敲过2010年10月10日10时,我开始酝酿和书写这个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文集,预定于2011年10月10日10时前完成。这是一个随感集,所以暂时不

  第三,由于国家百废待兴,资金短缺,国家供给每个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的公费只有一年,需要我们争分夺秒地学习,若需超过一年的时间,则要靠自己从外方获得支持。政府用心良苦,我们必须争气,以便更多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能够派出。

  把这三点牢记于心,大家肩上的责任真的很重。于我,更有一个特别的心情与众不同,且藏于心底,不为人知也。当我从上海经北京、巴黎飞华盛顿,在万米高空中,竟然浮想联翩——六十七年前,我父林启庸被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稽勋派遣,记着孙中山先生的谆谆嘱咐,经西伯利亚铁路向英伦远行,是为了建设一个三民主义的共和国,十三年后归来,他居然在中国铁路建设上无所贡献,是生不逢时,致抱憾终生。他没有完成的让中国富强的遗愿现在要靠我来继承。我属于中国新一代的公费出国者,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遣,为中国富强的目标作再一次冲击。知恩图报,我将不遗余力。

  由于离国甚久,我的父亲晚婚,我出生时父亲已经47岁。我和他的年龄跨距在一般人的家庭里已经是三代人的差距。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与别人不同,可以从父母的言谈和故事中获得历史的感觉。我自幼沉静少言,好读书,善记忆,常常从父母两系书香门弟和兄长们的历史经历中,总结经验,思考人生的价值。在父母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爱国心极强。在深读了毛泽东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论文后我对于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了清醒的认识。

  因此在美国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做到了既能刻苦钻研科学技术,又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国际斗争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美国导师恭恭敬敬,对外交往不卑不亢。衣着整洁,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结交了许多美国和华侨朋友,保持了一个中国学者应有的风貌。在回国的问题上,《波士顿环球日报》(Boston Globe)的记者曾问我是否愿意回国,我所在美国公司(GTE Labs.)的部门经理及台湾朋友也问是否愿意留在美国,我的回答是恳切而肯定的:“我到这里来是为了学习美国的先进科技,以便建设我自己的国家,我当然要回中国的。”

  自我回国以来,二十九年过去了。作为前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后上海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的学科带头人和博士导师,我率领同事和学生完成了近二十项国家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指导了几十名研究生毕业。现虽年逾七十二,每天仍不只工作八小时,著述和专利不断,并努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对光纤通信和宽带接入网的世界科技前沿仍保持着活跃的思路。时时不忘父亲的遗志,时时不忘报国的承诺。

  (十)中华腾飞时

  经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70多年的反抗,中国终于在100年前的辛亥年来到一个转折点。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兴中会时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这个纲领到辛亥革命时并未实现,除了打倒皇帝,三民主义一点也没有做到。封建土地制度丝毫未动,皇帝专制变成了军阀专制加地方割据,再加不休的内战。帝国主义列强仍然通过军阀来企图瓜分中国。就是为打倒皇帝这一步他也奋斗了十七年,牺牲了成千上万的烈士。

  但是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中国的民主革命终于开了个头。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只要坚持,终会见曙光。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著名论文《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曾经这样描述道:“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象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25]

  孙中山先生的高贵人格就是他的“天下为公”,他没有个人私利,所以能累败累战,并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吸收人类思想营养,改进自己的革命理论,重建自己的政党。先生为革命而积劳早逝,幸而他找到了真正的革命朋友—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原来都是先生的信徒和学生,他们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站在工农的立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履行先生的新三民主义,经过与国民党右派的二十二年斗争,终于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共和国。

  又经过六十二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把中国带到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点。根据国际公认的统计标准,中国有望在2025-2030年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世界上有不少报刊、文章在讨论这个前景,中国科学院也完成了一个称为《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26]的战略研究,结论类似。世界上有些人在叫嚷中国威胁论。其实中国人的天性是内向的、友善的,不会因为自己强大了就去当世界宪兵,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我们有百年被人欺侮的经历,自然知道被人欺侮是什么滋味。弱肉强食不是中国人的本性,世界大同和谐才是中国人的理想。

  虽然对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我们自己有信心,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学生和继承者,我们也相当清醒:中国人口太多,按人均产值计算,中国最多将长期是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节约有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推进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仍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中华在世界腾飞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衷心怀念那些千千万万的先烈,并铭记他们的遗愿,誓为创造一个美好的中国而继续奋斗!

  后记:由于父辈与辛亥革命的渊源,作者个人对辛亥革命纪念很敏感,并充满感情。我特别注意到,一百年时光已经流逝,辛亥革命老人们均已逝去。如果我们有志者不在这个时候写出纪念文章,恐怕有些事情要永远不为人知晓了。故爰为之记,以志永久。林如俭,2011年9月12日于上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