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辛亥历史人物解读(3)(3)

辛亥革命网 2011-04-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雁塔歃血为盟进一步巩固了同盟会,新军和哥老会的团结合作,为后来的西安起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胡景翼为此辛劳奔波,功不可没。 ,陕西

  胡景翼喜爱阅读侠义小说,也很羡慕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的“刀客”。(作者解读:在那个恃强凌弱、社会动乱的年月,健身以自卫、习武以保家的风气很盛,中国古代流传民间的替天行道、抑强扶弱的侠义传统影响也很深,渭北各地有许多“刀客”,打富济贫、专同官府和豪绅作对的江湖义士。)他和几个同学投拜到当地拳师金仲门下,利用假日和课余时间习武。金仲是名扬关中的少林派名字鹞子高三的第一个传人,独得高家拳真谛。金仲很喜欢景翼的体魄和气质,传授技艺非常认真,景翼学武也很勤奋。没有多久就练出了一套进、退、腾、挪的真功夫,并掌握了一些拳路,使他那种豪爽的气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不能忍受“子曰”“诗云”的生活,胡景翼经常和要好的同学逃学,抨击时政,讨论刚刚接触到的新鲜的民主思想。虽然15岁的胡景翼的头脑里并不清楚革命的内容和目标究竟是什么,但新的社会思潮激发他去寻找一个新的天地。

  【光复耀州】

  胡景翼的队伍,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成为渭北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但由于组建仓促,成分复杂。这些由“刀客”、“哥老会”等邦会成员组成的队伍,作战虽勇敢,但纪律松弛,各行其是,缺乏应有的装备和军事素质,很难应对装备优良、训练有素的政府军。于是,胡景翼在所率部队中开展了整顿纪律和练兵活动,改变了部队中存在的自由散漫,各行其是的江湖作风,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耀州城有个会党头目张南辉,假冒“革命军”的名义,勾结清府,烧杀虏掠,无恶不作,弄得城内鸡犬不宁,民不聊生。井勿幕令胡景翼率兵剿灭之。

  胡景翼从所率的士兵中,精选了40名骑兵,直驱耀州城,把守城的300多名匪兵,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光复耀州以少胜多的胜利,使渭北的土匪闻风丧胆,销声匿迹,老百姓无不称快。胡景翼的威名也从此风传渭北。

  胡景翼、胡定伯的耀县起义,兵不血刃,一鼓而下。和蒲城同时起义成功的,有临潼的曹印候、焦林、黄生荣,富平的向紫山,随后,同官、大荔、合阳、韩城、潼关、华阴、白水相继光复,整个渭北大地,除过渭南县外,已全部起义成功,联成了一片。特别是同官的白喜等人,还一路率兵北上,收复了黄陵、宜君、富县、洛川等陕北的数座县城,渭北响应的艰巨任务,经过井勿幕等革命党人组织发动,在革命思想十分深入的渭北地区,已基本完成。

  在这场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井勿幕也发现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所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新情况,特别是同盟会哥老会,刀客三方联合体中出现的新裂痕。蒲城的斗争,实际上已隐含了刀客和哥老会的尖锐冲突。白水起义成功后,哥老会的哥弟因抢劫财产,被同盟会员曹世英等制止,哥老会人员就举刀相向,寇遐差点命丧刀下,结果曹世英和同盟会人员被迫撤出白水,投奔了蒲城,白水又陷入哥老会夺权后的混乱。同官的旧官僚和清兵降将相勾结,将起义首领白喜诱杀,士绅们又利用哥老会杀了旧官僚和清降将,也出现混乱,勿幕派人去后,才稳住局势,恢复了秩序。勿幕知道,各种政治力量在共同的斗争中,需要一个相互磨合相互配合的过程,但必须强调团结,如果团结不好相互离心,矛盾一旦尖锐化,就会给革命造成大损失,取得的革命成果也会丢失殆尽。识大局,顾大体,讲团结,反分裂,是井勿幕这一时期每到一处都反复强调的重要话题。

  【大战张户原】

  在革命浪潮的的冲击下,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惊慌失措。在向武汉进攻的同时,又慌忙命令河南、甘肃的清军夹击围剿陕西的革命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