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雅雨与辛亥滦州起义
辛亥革命网 2024-08-29 10:57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建国 查看:
白雅雨,江苏南通人,清末著名的民主革命者,在辛亥滦州起义中壮烈殉国。白雅雨曾是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老师,对李大钊的成长有过重大影响。辛亥滦州起义爆发前夕,师生二人先后加入北方共和会,共同策动、参加辛亥滦州起义,在辛亥革命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到北方宣传革命
白雅雨(1868-1912),名毓昆,字雅雨,号铣玉,江苏南通人。1886年,白雅雨因成绩优秀被推荐到江苏省立江阴南菁书院深造,于1899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成绩优异,被南洋公学附中留校任教。1903年至1908年间,白雅雨在上海澄衷学堂担任地理课教员。1904年,加入光复会,正式走上反清革命道路。1905年,白雅雨随光复会会员一起加入同盟会。
为了推动全国反清革命高潮的到来,此时,同盟会开始把革命的中心逐渐北移,并派出许多骨干到北方发动起义。1908年,受同盟会派遣,白雅雨一家来到天津。20世纪初期的天津是直隶省省会,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白雅雨认为:“京津是清廷的根本所在,京津不动摇,则南军恐难持久且战期延长,生灵涂炭,我不忍视之,我等理应从京津谋大举。”天津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为其实现革命理想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到天津后,白雅雨任教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和北洋女师范学堂,担任地理课教师。他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8年9月28日,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白雅雨是该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学会出版《地学杂志》,白雅雨为编辑部部长,在刊载的文章中大声疾呼“凡我同志,抚邱墓之墟,怵陆地之祸,赶快集思广益,共谋地学救国”,革命思想跃然纸上。
策动辛亥滦州起义
1911年10月,清政府在永平府辖界的滦州举行“永平秋操”,新军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闻讯后决定“暗带子弹,相机起义”。但由于武昌起义的爆发,清政府下令停止秋操,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未能实现。参加秋操的清新军第二十镇革命党人临机应变,发动“滦州兵谏”,但被袁世凯瓦解。
第二十镇中的革命党人孙谏生、李祖荫等继续在军队中策划革命,被顽固派发现后,无处藏身,不少官兵逃到天津。白雅雨等在天津的革命党人,闻听滦州兵谏被瓦解,义愤填膺,收留了他们,然后专门成立北方共和会(又称天津共和会),准备继续策动滦州驻军举行反清起义。据记载,“由凌钺、王法勤、李大钊、张良坤、汪瀛、胡宪、于树德等密约至日租界荣华里开会,公决实行严密组织,广求革命同志。又以同盟会易引敌探之注意,特取避人耳目之手段,组织北方共和会”,白雅雨被推举为会长。
1911年11月24日,湖北军政府派胡鄂公到天津指导北方革命,白雅雨到其驻地介绍北方革命情况。在白雅雨的影响下,胡鄂公在天津成立北方革命协会和天津暗杀团,领导北方革命。
北方共和会派以凌钺为队长的敢死队在距离滦州城不远的坨子头一带活动。12月22日,白雅雨冒险来到坨子头,在凌钺的引导下进入滦州城,秘密会见了倾向革命的警察所所长张注东,在张注东的引领下,白雅雨又来到滦州衙署,说服滦州知州朱佑葆参加革命,朱佑葆将永平盐务局滦州第三征收局内的全部现金交给白雅雨,作为革命经费。白雅雨带着张注东、朱佑葆一行来到北关直隶第三初级师范学堂,会见了一直酝酿革命起义的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新军管带王金铭和施从云。至此,几股革命力量汇合到一起,革命条件成熟。做好这些工作后,白雅雨返回天津,向北方革命协会领导人胡鄂公汇报情况,筹备起义用品,北方革命协会同意滦州驻军立即公开举行起义,白雅雨连夜乘车返回滦州,参加起义。
为了免除后顾之忧,白雅雨在去滦州推动当地驻军起义前,让妻儿返回老家南通。送走妻儿后,白雅雨拜会了故交、刚刚从滦州离职回津寓居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从滦州回来的同盟会领导人王葆真,了解滦州的情况。12月31日,白雅雨在“晨光未曦”中赶赴滦州,到直隶第三初级师范学堂拜会驻军首领施从云,分析了当前严峻的形势、建议提前举行起义,并把军政府大印交给施从云。辛亥滦州起义终于在1911年12月31日爆发。可以说,白雅雨是促成辛亥滦州起义的有力推动者之一。
辛亥滦州起义爆发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北方革命军政府。白雅雨以年岁长、意志坚定、经验丰富,成为军政府的中坚。军政府成立时,白雅雨把在天津已经拟好的宣传标语口号拿出,命令大量抄写、散发,并将拟好的各类通电文稿发出,宣告中外,扩大了起义军的影响。在白雅雨的建议下,起义军进一步完善了军政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白雅雨也被大家推举为军政府参谋长。
1912年1月3日,新政府成立大典上,白雅雨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说,阐明革命大义,激励和鼓舞士气。在师范学堂举行的欢迎各国公使来滦州参加典礼的宴会上,白雅雨向外国使节阐述了军政府的内外政策,争得了外交使团对新政权的承认。白雅雨为辛亥滦州起义的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军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起义军挺进京津途中遭到清军埋伏,寡不敌众战败,白雅雨随同溃军逃离战场,西行到古冶一庙宇内,躲过敌人的搜捕,易装西行,不幸被捕。1月7日,在王怀庆设置的刑场上,白雅雨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怒斥王怀庆,宣传革命思想。气急败坏的王怀庆喝令白雅雨下跪就刑,白雅雨厉声宣告:“此身可裂,此膝不可屈,杀则杀耳,何迫辱为?”最后壮烈牺牲,年仅44岁。
李大钊对恩师的怀念
白雅雨在开平就义后,李大钊和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北洋女师范学堂的学生到古冶、唐山一带了解情况,做善后工作。李大钊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工作,从工作地北京回乐亭老家,车过滦州时,脑海中经常浮现出老师白雅雨的身影。1919年,李大钊在日记中写道,“天将破晓,过雷庄,猛忆此为辛亥滦州革命军失败之地,白雅雨先生、王金铭、施从云二队官及其他诸烈士均于此地就义焉……更无何等遗迹可凭吊者。他日崇德记功,应于此地建一祠宇或数铜像,以表彰之”。7月20日,李大钊乘火车离京东行,“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镇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挟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参谋长白雅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
1923年,李大钊回校参加校庆十八周年校庆,讲演中说:“那时中国北部政治运动,首推天津,天津以北洋法政学校为中心,所以我校在政治运动史上很是重要。”深为母校在辛亥滦州起义中的贡献而感动。他还把自己的宿舍学斋命名为“筑声剑影楼”,慷慨悲歌。
白雅雨为起义壮烈牺牲,在青年李大钊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受恩师行动感召,李大钊在经历了旧民主主义的洗礼后,转化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师生二人为中国革命进步献出了一切,革命热血,彪炳千秋。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