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末举人转为革命志士的黄炎培(6)
辛亥革命网 2011-12-0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毛泽东听了黄炎培的一番讲话,当即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十分赞同毛泽东的答话。事后他写下了自己对毛泽东答话的感想:“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黄炎培返渝后出版的《延安归来》一书,记述了这次延安之行。这是一本公开介绍、热情赞扬中共和陕甘宁边区的书籍,它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出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3个月后即再版,并被辽北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翻印,迅即在国民党统治区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胫而走。
附:1、黄炎培:《中国人民脑海中留着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孙中山先生遗影》
我第一次见孙中山先生,是在上海张园,我参加在群众中听先生演说。年月已记不起,但先生支着一条手杖,雄伟的气概,我脑海里至今没有模糊。
我是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会员。1905年冬天在上海正式宣读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入会的。在这以前,若干革命团体是带地方性的。同盟会是全国性的了。全名是“中国革命同盟会”当时为了避免刺目,便于秘密,一般称“同盟会”,我入会后担任的是上海干事,掌握大批党员名单暗号、电报密码,并负责党员过上海秘密招待接送事务,在这中间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廖仲恺就是这时候结识的一人。但1906年中山先生过上海,通过租界法国人秘密招我去吴淞口外大轮船上接谈,不料发生故障,竟不获见。
辛亥革命工作,我是参加的,但只参加江苏和上海地方性的革命工作。那时我结合了一大群热心革命的青壮年同志,每晚在上海望平街时报馆——最进步的报纸——小楼名“息楼”相聚;又常集中南阳路赵竹君家互报消息,策划工作。但这一大群人中,同盟会员只有我和陈陶遗两人。武昌起义消息到上海,各省先后响应独立,望平街是报馆集中地,家家玻璃窗外张贴电报,每夜群众挤得满满,都是探听消息,一个捷报到来,鼓掌狂欢;一电失败,群众疑这家报馆受清廷指使,诬胜为败,门窗立被捣碎。报馆再不敢报告失败,全国一片独立声,清廷震骇。九月(阴历)十三日上海闸北商团起义,全市白旗,沪军都督府成立,十五日我受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太仓五地公推去苏州劝苏省巡抚程德全起义,程德全先已分电思想比较先进的几省督抚联名请清帝退位,我到苏则已全城白旗,即公推程德全为都督,我留苏办事,那时南京还给清军据守,程德全结合各省军队收复下来,移镇南京,军心民心一振。但党内部发生严重纠纷,同盟会组合的一单位领导人陶成章被沪军都督陈其美派蒋介石暗杀了。11月4日中山先生归国抵上海,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举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的大总统。13日就职,改那天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13日先生向临时参议院辞大总统职,袁世凯继任。
民国成立,同盟会被改组为国民党了,我没有参加。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我不久亦辞江苏省教育司司长职。
叛国的袁世凯不久死了。政海波涛,经过多次的翻腾,中山先生回上海了。1920年招我去,出示亲笔初稿“行易知难说”——后来定名孙文学说——征求意见,我答:向来读旧书只知“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今建立起新义来,让我细读一下。就留我和先生、夫人午餐。后来还承先生以初版本题款见赠。
1922年先生又一次见招,那时陈炯明叛变,先生脱险回上海,问我对今后进行有何意见?我答:先生原有周游全国的计划,也已经走过若干地区。今后继续进行,使全国民众都站起来,能更普遍地更亲切地接受先生正确的领导,任何叛徒,只有自取灭亡。先生答:问题在帝国主义侵略,敌人一步一步紧逼,不容许我们从容准备。又很亲密地留我和先生、夫人共晚餐。
那时我已经过很长时间在上海申报馆服务,承先生为我负责编辑的申报纪念册“最近之50年”作了一篇大文章——“中国之革命”。
那时全世界受到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1921年列宁派马丁来东方求友,在北京见到了李大钊,李大钊介绍马丁去南方见中山先生,彼此谈得亲洽,马丁建议两事:(1)建党;(2)建军。先生要求苏联协助,后来苏联派越飞、鲍罗庭两人先后来,一助建党,一助建军。
就在1923年先生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不幸1925年先生逝世。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后还呼著:“和平、奋斗、救中国”。
一切、一切还不够我们后起者永远地深刻纪念么!
还愿附带一提:1906年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二号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还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到今50年了。
中国人民早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成立了,中国人民在不断地回想着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原载《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6日)
2、黄炎培:《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追怀孙中山先生七绝句》
中山先生1912年辞临时大总统职文: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须防资本家垄断。防弊只有采用国家社会主义。
一
味莼园里吼狮声。最早词坛识伟人。
听取批评清政治。大群革命种深根。
我初识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市西张家花园(亦称味莼园)演说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