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缪荃孙与地方志事业(2)

辛亥革命网 2012-02-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代著名学者、近代方志学家、教育家、目录学家缪荃孙,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清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荃孙以教学相长,论治论学。注重翔实,考古述今,不尚空言,成为著名学者。虽未能毕业于学院,而却先后主讲过乡里(江阴南菁)与山东(泺源)、江宁(钟山)、常州(龙城)等书院,这同他平时苦心收藏、整理和研究古籍是分不开的。先应江苏学政王先谦聘为南菁书院掌教;二十年张调任两江总督,被聘掌江宁钟山书院,兼领常州龙城书院。主讲六年。讲学课士之暇,一意刻书,日事校勘。二十七年庚子事变后新学兴起,张之洞设江楚编译书局,召主办其事。戊戌变法后,翌年7月,改钟山书院为江南高等学堂,任学堂监督(校长),兼领中、小学堂。其间曾去山东掌泺源书院。他学识渊博,交流广阔,著述繁富,尤于金石碑帖、版本目录之学钻研特深,熟娴文史掌故,在学术界名满天下。12月,为改革学制,亲赴日本考察学务。归后亲自厘定学程,编辑课本,一切草创,中西之学兼重;访聘教员,皆取淹通笃实之士,实事求是,讲求教授管理之法。第一届毕业生中,颇多明达通才。后膺政治教育之选者甚众。清廷特诏加为四品卿衔。

  缪荃孙还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人。创办过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七月,缪荃孙辞去学堂职务,应两江总督端方之聘,创办江南图书馆,任总办。为江南馆的创办与发展,他奔波于江浙藏书之家,时号称藏书巨室者:东南一带私家藏书极盛,晚清南北四大藏书楼的聊城杨氏海源阁、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吴兴陆氏皕宋楼都已散佚。1906年,皕宋楼主人陆心源的儿子陆树藩竟以十万元的代价将其全部藏书卖给了日本人。中国珍籍外流,引起了国人焦虑。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1907年,江苏巡抚端方委任缪荃孙筹办公有江南图书馆。缪氏上任时,闻知钱塘丁氏藏书拟售之信息,缪荃孙获悉钱塘丁氏也因家道中落,丁氏后裔亦不知珍惜,欲将“八千卷楼”善本书卖给日本崎岳的“静嘉堂文库”。他在当时两江总督端方的支持下,乃急筹73000银元巨款亲赴杭州与议,将已卖出的藏书全部赎买回来,随即将书运到南京,就在清凉山附近前任两江总督陶澍所建的惜阳书院旧址建造大楼,将《八千卷楼》的图书贮藏其中。丁氏藏书有八万卷,名重于世,多为人所罕见的宋元刊本,传世稀少的明清刻本,笔墨精妙、世间传名的古旧钞本,名家题识、批校过的秘册善本。缪荃孙独具慧眼,不惜重金购下这部分藏书,为江南图书馆的建立打下雄厚的基础。为后世作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端方别号陶斋,荃孙别号艺风。为纪念这文化事业上的盛事,端方的幕友们就提议大楼名为“陶风楼”,从而保全了这批书籍,故江南图书馆藏书为全国之冠,发挥了图书的重要作用。后鲁迅先生等曾在此阅读并抄录许多资料。

  戊申(1908)张之洞负责学部,继于宣统元年(1909)奏请缪荃孙奉调去北京,在创办京师图书馆,期间任学部京师图书馆正监督(馆长)之职,时图书馆尚未建造,暂时借城北积水潭广化寺为储书之所,同时,筹备基建,聘请馆员,一手创成京师图书馆,并重价购买了姚觐元的私人藏书,以充实京师图书馆之藏书。亲自清理秘阁藏书,分类清理内阁大库珍本,整理内阁大库元明旧帙,并辑《宋元本留真谱》付印,同时纂成《京师图书馆善本书目》八卷、《各省书目》四卷。当时江苏议修通志,被延为总纂,定例分授协纂诸人,定期编辑。同时,广购图书馆古籍,集刻京师藏书目录。缪荃孙平生辑刻的原编甚多。

  其时江苏议修通志,缪荃孙被延为总纂,定例为授协纂诸人,克期编辑。民国三年(1914),赵尔巽在北京负责重开清史馆,特聘缪荃孙为清史总纂,采定目例,草拟全史凡例,并负责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隐逸、土司、明遗臣七传的编写。《江苏通志》重议开局,被请拟订碑铭大纲,自发家藏拓本10800多种,编录考订,一手成之。四年《江阴县续志》,被推为总纂,亲定大纲,延邑中通才任分纂,自总其成。八年秋,《江阴县续志》、《江苏通志•金石卷》同时告成。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上海寓所与世长逝。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卒于民国八年,年七十六岁。故《江阴县续志》为其绝笔之作,此志刊行后,成为一代名志,为广大方志家所推崇。在纂修史志中,缪荃孙的治学之道得到充分发挥,缪荃孙成为是著名方志学家,对其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应大书一笔!

  缪荃孙平生辑刻的巨编甚多,自著书200卷。在清季民初,学识之渊博,与王壬秋、赵尔巽、张季直齐名,誉称四大才子。

  辛亥革命后,缪荃孙辞归南返,寓居上海后,倡结诗社,整理旧籍,购书刻书,积“艺风堂”藏书10万卷。他仍建议并协助盛宣怀在沪搜辑《常州先哲遗书》,创建愚斋藏书楼,刊印《愚斋府稿》,广收图书,从而保存了大量古籍。并倡结诗社,整理旧籍,购书刻书,自己节衣缩食,创建艺风堂,藏书金石古董11000件,保护了大量古籍、古董不致流失,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精神财富,显示了一位爱国者的高尚情操。缪荃孙三十通籍,早负时望,但淡泊名利。张之洞一直认为缪氏才可大用,曾数次向清廷保奏,加官授爵,而缪却惑于相士之说,谓“尔财不过十万,官不可顶红,不可作正印官,否则将促尔寿”。以性刚不能谐俗,弃官时甫逾五十,取竹坭语以七品官归田,刻小印用识微尚。溯二十年来,名山坛坫,著述自娱,自谓不以富贵易其乐也。纵观缪荃孙之一生,他不仅是一位博学通儒,著作等身,其学问造诣是多方面的,不愧为是历史学家、方志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家、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在中国图书事业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人们研究学问,问津科技,都离不开图书,书籍几乎成了文化与学术的同义词。缪荃孙创办了南北两京图书馆,自己创建了艺风堂,为盛宣怀创造了愚斋藏书楼,他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誉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