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与辛亥革命(7)
辛亥革命网 2012-07-04 00:00 来源:湖北文史 作者:刘作忠 查看:
三角山寺门额装饰华丽,但里面仅有一瓷眼老和尚。居正等人住在寺庙里,每天外出侦察达城庙四周地形,一晃十多天过去,川资告罄,终未找到取金菩萨的万全之策。他们曾试图于端午节之夜夺取金菩萨,可是日天气闷热,达城庙前纳凉人众多,庙里灯火辉煌,无法下手。居正等无奈,只好失望返回武汉。
到了7月初,由湘返汉的焦达峰告诉居正:“余同来之大汉子,身手健捷,此行定取金菩萨出山,作霖雨苍生之举。”继而,焦达峰带着黎大汉等人再到洗马畈第三次谋取金菩萨。这次行动虽成功,但得到的“金菩萨”却是铜做的。为了这个假“金菩萨”,焦达峰还险些送命。
回武汉后,焦达峰向居正等人述说事情经过。有人讥讽焦达峰“吞没金菩萨”,焦十分气恼,大喝一声“岂有此理!”一时满座皆惊。居正笑了笑,对大家说:“戏剧中有云,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尚有此失,何况我等?”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居正等人一度计划到合肥强抄李鸿章的家财,终未能实现。后来,还是刘公将家里给他捐官的5000两白银拿出来,才暂时解决了经费严重短缺的困难。
衔命上海行
尽管武汉地区革命形势逐渐成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革命领导组织,严重阻碍了革命的发动工作。与此同时,同盟会中部总会于7月31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中部总会在起义方略中说:“湖北居中国之中,宜首倡义,然武昌为四战之地,粮饷不济,故一俟湖北举事,即令湘、蜀同志响应,以解上游之困,而为鄂中后援。”居正被中部总会推定为湖北分会负责人。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居正深感武汉革命团体必须团结一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共进会与文学社等武汉两大革命党领导人于9月14日(辛亥七月二十二)在雄楚楼刘公寓所正式举行联合协商会议。居正在会上发言,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尽快实现联合。居正系革命领袖派来的湖北方面负责人,按道理应在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却表示不要名义,主张请同盟会领导人来汉主持大计。大家表示赞同,推举居正、杨玉如为赴沪代表,携款1000元购买枪械,并邀请同盟会领导人来武汉主持工作。
三天后,居正、杨玉如受武汉革命党人委托启程赴沪。居正到上海后,先往《民立报》报馆访问宋教仁,再往四川路访谭人凤,又往马霍路访陈其美,向他们介绍武汉地区革命形势,邀请他们到汉领导革命。几位领导人均认为武汉地区有条件首先爆发起义,陈其美慨允办理购买枪械之事。
随后几天,宋教仁、陈其美与居正在陈其美寓所多次举行会议,由居正报告武汉革命党人活动情况。大家确认武汉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决定宋教仁、谭人凤速赴武汉领导起义,上海、南京同时响应。并委托居正向香港的黄兴函报武汉革命进展,请黄兴速到武汉主持。会后,居正多次致电黄兴,请他紧急筹款援助武汉革命党人。
居沪间,居正再三催促宋教仁从速到汉,但时过一个多星期,宋的行期迟迟不定。而武汉革命大举已千钧一发,党人屡次电催居正火速回汉。居正只得先让杨玉如返汉,自己暂留上海,继续争取革命领导人到汉主持。
当居正在上海焦急等待宋教仁时,武汉形势急剧变化。10月10日晚,工程营以熊秉坤为首的革命士兵首先起义,第二天早晨,武昌城宣告光复。
武汉形势变化如此迅疾,在上海的居正全然不知,而宋教仁原承诺过中秋节一定前往武汉,可行期快到时,宋又以报馆事务繁忙为辞推托。10月7日,居正觉得再不能留上海,他与陈其美、谭人凤等人商量,决定谭人凤当夜前往南京约请革命党人起义,居正则于10日晚乘船北上。两人在南京会合后,一同返鄂。
10月10日,陈其美按原约替居正买齐枪械,隐装在沙发椅里,派人抬到预定官舱后,居正登轮出发。12日晨,谭人凤在南京上船与居正会合。这时,新成立的武昌军政府已致电上海居正转宋教仁、黄兴,告知起义消息,催促他们速到武汉主持;并请他们电请孙中山先生火速回国主持大计。但由于居正等人正坐在船上,对武昌起义的消息一无所知。
13日,船泊九江,一艘下水轮船上的旅客蜂拥上岸,如同逃难一般,岸上则是岗哨森严,清兵荷戟逡巡。经探听,居正、谭人凤才知武昌革命党人已首举义旗,两人欣喜若狂。
阅马场誓师
10月14日(辛亥年八月二十三),船抵汉口,革命党人登轮迎接居正、谭人凤,一位佩戴徽章的革命党人引领二人渡江前往位于武昌阅马场的都督府。
居正、谭人凤先拜访都督黎元洪,然后到谋略处看望革命党人。居正同大家简单交换情况后,开始与刘公、蔡济民、李作栋等人谋划大计。
居正回武汉的消息迅速在武昌城传开,革命党人听说居正“系黄兴所派”来的,要求居正演讲。10月14日晚,革命党人聚集农务学堂,居正在热烈掌声中开始演讲:“满清尚未打倒,各省尚未响应,我们革命不能算是成功,望诸君努力进行。兄弟明日即往上海,请黄兴、宋教仁等来鄂,与诸君帮忙,一面促各省响应。”革命党人对居正讲话反应热烈,希望革命领袖早日来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