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与辛亥革命(4)
辛亥革命网 2012-07-04 00:00 来源:湖北文史 作者:刘作忠 查看:
居正在新加坡50余日,以“药石”为笔名,于《中兴日报》发表多篇文章,可惜多已散失,现存一首诗和三篇文章。
居正1908年6月26日的诗中写道:
堕落天涯唱保皇,而今同类转相戕;
观云拍马甘从贼,晳子吹牛早受降。
尸首几番招内鬨,信徒大半被中伤;
最怜碌碌盲从者,底死依然睡梦乡。
保皇贼首已成擒,鼠辈焉能敌大军?
从速竖降犹免死,莫教城破惹俱焚。
这是《总汇报》5月中旬不战而遁、徐勤尚未莅新加坡前,居正招降保皇党之诗咏,亦心理战术也。
同年7月28日的《总批煽乱者之无用》一文,专门批驳《总汇报》的《足(促)成煽乱者之无用》所说“革命无钱”、“革命无才”、“革命无德”的论调。居正在文章中揭露保皇党苟且偷安的懦夫心理,强调中国社会“非革命无由再造”,鼓励革命党人“牺牲个人,以为社会;牺牲现在,以为将来”。
同年7月29日的《夏六月总汇新报及中兴报战于南洋新加坡总师全溃总将徐勤出奔唐山》一文中,居正以深厚的国学根基,运用《左传》之典,总结《总汇报》及保皇党人“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尊辞、不察有罪”的失败原因,用揶揄的笔调嘻笑保皇党人。同时标明革命党人“主持人道,恢复人权”,推翻“千年专制之余威”,造“世界永久和平之幸福”的理想及宽容的胸襟。
自同年7月31日起连载的《论国会与国民之利害关系》是一篇理论色彩较强的未完稿。文中居正批驳保皇党的理论柱石之一——立宪国会万能论,强调“国会与国民之利害关系”包括:“专制政治与代议政治”;“君主立宪国会与民主立宪国会”;“少数政府的国家之国会与多数国民的国家之国会”;“强制执行之国会与自然必至之国会”等四个方面,并阐述了国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前提,痛斥保皇党人将国会作为自己攀龙附凤工具的心理和打算。
居正新加坡初掌笔政,即获辉煌战绩,他的思想也有了飞跃性发展。此间,他一方面常到山芭与孙中山先生长谈,获益匪浅,一方面在与保皇党斗争中更深刻理解革命党人的主张。
缅甸传播革命火种
居正在新加坡参与办报50余天,声名远扬,缅甸革命党人慕名函电邀请他往仰光主持《光华日报》。经孙中山先生允可,1908年夏秋之际,居正与革命党人杨振鸿等乘船抵达仰光,缅甸革命党人陈仲赫登船迎接,问起居正的行李,居正答:“赤条条一肩两手。”1908年九、十月间,《光华日报》发刊,主笔居正“开宗明义,揭橥三民”。
为了扩大报纸发行量,居正每天“脑筋发电,腹稿新闻”以充篇幅,还亲自写信四处约稿,并不厌其烦地修改文稿,煞费苦心。一段时间后,报纸销路大增,一些海内外知名革命家纷纷投稿《光华日报》,如陶成章的名作《浙案纪事》即首刊于《光华日报》。
在创办《光华日报》的同时,居正着手于健全缅甸革命党组织,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同盟会缅甸支部于1908年冬秘密成立。
为更好发动全缅华侨,居正亲自带着翻译“游说全缅”,向广大华侨宣传民族革命道理。广大华侨对居正“踊跃兴感”,纷纷表示支持革命党。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先后病死,清廷政局发生变化,同盟会缅甸支部副支部长卢喜福忽发奇想,私电袁世凯,请立汉人为帝,乘机革命以颠覆满清政权。卢之举与同盟会的纲领格格不入,居正立即在《光华日报》上发表文章,阐述“民族主义固在复仇,而民权主义则在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故同盟会革命,非立汉人为帝,即可了事”,其对民族革命的认同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