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新中国60年 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成就(4)

辛亥革命网 2010-07-15 00: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新中国60年,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教育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辉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

  成就四

  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记者: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人会注意到,这些年来,国家教育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西部地区倾斜。现在社会上普遍在讲一个概念--教育公平。作为教育部长,您如何来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

  周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所以我们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这几年我们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我想,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三是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记者: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让更多困难群体享受良好的教育,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用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

  周济: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这些年来我们特别强调,加强农村教育、西部地区教育、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教育,都是想方设法使教育有更好的发展,通过发展来使困难群体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这是教育的大公平。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我们把重中之重放到农村去,农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在是西部,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面积非常大。西部有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甚至跨越了几百年的历程,我们一定要让那里的孩子们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我们对特殊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是老百姓很拥护的事情。

  记者:这些年我们出台了哪些惠民教育政策?这些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济: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建立健全了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奖、助、贷、补、免”的资助政策体系。政策实行之后,国家财政和各个学校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每年大概是500个亿,资助的学生是2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2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

  这样一个政策,使我们能够达到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我们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郑重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在,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

  记者: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像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又是如何通过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的?

  周济: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当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大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这样或那样一些不和谐、不规范的行为。所以我们强调从严治教,用规范管理来维护教育公平。比如说在招生当中,有一段时间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也深恶痛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后来实施了“阳光工程”,招生所有过程都要公开。“阳光工程”实行以来,招生工作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也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我们正在制订措施和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应该说在新中国建立时候,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希望给人民一个公平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现在中国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教育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