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一段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往事(2)

辛亥革命网 2013-11-26 0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俞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一句八字,竟孕育出沪上两所大学。两所大学的来龙去脉,直接牵动着百年前那场影响深远的革命。重温那段教

  晚间,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召开全校教授大会。会上,外方教授万般强调,学校置于工部局保护之下,罢课为拂逆之举,等等。钱基博怒而斥之:“吾国人无拳无勇以就屠戮于英人,枪弹横飞,血流交衢,使此事发生在美国,在世界任何之国家,其国人裂眦嚼齿之必思得当以报……又以我国人之号哀痛者为罪焉!”

  孟宪承译之,乃至“声泪俱下,至哽咽不能尽辞”。

  几番博弈,学生留校,并于6月3日在校图书馆前由附中童子军升中国国旗。对此,卜舫济默认,将五色旗递交给学生。

  6月3日,晨6时。

  童子军在圣约翰校园升旗,将中美两国国旗同时升至旗杆顶,中国国旗再降半,向五卅烈士致哀。随后,学生在礼堂集会。

  会毕,五色旗不翼而飞。

  经查询,国旗被卜舫济收回。派代表交涉,未果。学生只得向童子军部借来一面自备的五色旗,重新升旗并降至半旗,高唱国歌助威。一时掌声雷动。

  卜舫济闻声现身,气急败坏,掷旗于地。

  学生见国旗受此凌辱,义愤填膺。附中学生杨子英呼天抢地:“国旗横遭凌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卜舫济遂交还国旗。毕竟这位圣约翰第三任校长为一介学人。对圣约翰,卜舫济呕心沥血,居功至伟,故有“北有司徒雷登,南有卜舫济”之说。然而,他自始至终囿于教育远离政治的观念。此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ABC”的校园生活被彻底打碎了。

  学生热血沸腾,举旗高呼:“中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激昂一幕,可永载史册。

  卜舫济则令全体学生即刻在礼堂听候训诫。

  当校长入场,学生一反常态,无人起立。卜舫济权威丧尽,恼羞成怒,当场宣布:学校自即日起放暑假,全体学生必须立即离校,学校设施一律关闭。

  随即,毕业班学生谢祖绂挺身而出,倡议集体誓言永远脱离圣约翰,并远离任何外国教会学校。大学及附中中国学生553人纷纷附议。

  下午3时,学生列队离校。蔚为壮观。

  此外,9名应届毕业生郑重声明,拒绝接受圣约翰颁发的毕业文凭。

  次日,沪上各大日报刊登《圣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学生脱离宣言》。

  该校全体中国教师,共17位,亦声明辞职,即日起生效。

  这就是历史性的“六三”离校事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