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通信与辛亥革命再探(4)
辛亥革命网 2021-12-20 10:14 来源:《民国档案》2021年第4期 作者:王东 查看:
三、“伪电”与安电
武昌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很快占领武昌、汉口的电报局,并利用电报技术向外界拍发各类通电。10月12日,革命军将领吴兆麟等派人到武昌电报局,通过已经修复的电报线将所拟各类电报以黎元洪名义拍出,包括:《布告全国电》《布告海内人士电》《谕湖北各府州县政务及自治公所电》《通告城镇乡自治职员电》《檄各府州县电》《檄各督抚电》《通告各省城镇乡地方巡警电》《电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致满清政府电》等。从这些电文标题可知,电报发送对象应是全国各省官民人等。这些电报要通过国内各电报局收发传递,才能送达目的地。然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这些电报很难被全部送到收电者手中,并在全国扩散开来。革命军占领汉口后,试图通过汉口电报局通电全国,号召各地响应,然实际情况是,“革命军既据汉电局,连日通电各省埠,遍求同志联合响应,惟各局均未为转递”。1909年,邮传部曾重订《收发电报办法》,规定:“商民寄发明电,如有干犯纲纪,妨碍民生等事,及致政府电报而无发报人姓名住址保证者,或虽有住址、保证而有违背字样者,电局概不传递。”在武昌起义刚发生、整个革命形势尚不明了的情况下,各电局应不会冒然转递那些内容“悖逆”的电报。即便有些电报送到收件者手中,也多会被搁置,甚或销毁。军政府所发通电一时难以传播开来,并不影响革命消息的迅速扩散。此时,国内各大报纸利用电报通信和其他通信方式,及时报道了武昌起义消息。从10月12日开始,沪上各大报纸都以大量篇幅报道了武昌起义。这样,武昌起义消息才广泛传播开来。
除直接拍发通电号召各地响应外,武汉革命党人还利用发送假电报的办法,迷惑清政府,鼓动人心。据湖北革命党人李作栋回忆,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为表示心无别意,告知众人在柯逢时家中有他与清廷电报往来所使用的“辰密”电码本,“建议我们利用这个密码,借瑞澂名义向各省发电求援,在电文中夸大革命军声势,以造成清方的混乱。”之后,李作栋等人采纳汤化龙建议,利用该密码,以瑞澂名义向各省官员拍发电报。电报转至北京,清廷甚为惊慌,还曾为此讨论过是否退往热河。革命党又假借瑞澂口气,利用官电码,直接致电北京,接得回电称“派荫昌带五千兵出京”。他们即复电称:“信阳州同党,将铁轨轰断,黄河铁桥炸断,并电各省陆军暗码,同时约变。”电文中炸断黄河铁桥消息确曾使清政府深恐革命党真会如此做,派出不少军队去守护铁桥。当然,此办法很快就为清政府一些官员识破。10月14日,河南巡抚宝棻致电内阁等处称:武昌失陷后,恐对方已得到督署官码电本。昨晚其接到汉口车站发来一封辰密电报,电文中既没有标明“辰密”字样,署名瑞澂,又无印字,如此格式与京外通行官电样式都不相符,且电文用语,词意支离,十分可疑。武昌起义消息传开后,北京城内也是谣诼繁兴,政界中人更是一日三惊。14日,邮传大臣盛宣怀接到某处发来的一封密电,称“本日有革党四车,由南北上,请迅即严加防范”。于是,盛宣怀立即打电话给民政部,请派警兵及缉探队等持枪,到火车站守候。火车到后,警兵极力严查,未见形迹可疑人员,候至次日天明也未发现任何异样,才各行散去。那封电报应该就是革命党人故意拍发的假电。因此,革命党人拍发的“伪电”,也起到了一定的迷惑及扰乱作用。作为一种斗争手段,此后革命党人仍多有利用拍假电报的方式,散布各种消息,以扰乱清政府方面的人心。
面对革命党人大肆散布假消息,清政府为辟谣及稳定人心,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10月15日,责任内阁致电各省督抚:
现在革党肇乱,谣诼四起,最足摇惑人心,希每日发一电,只用一“安”字,已足藉慰悬系。沿江沿海地方,尤盼时通消息。再革党伪电亟宜注意。
这道要求各省督抚发安电的谕令下达后,各地督抚迅速向北京拍发电报,报告辖区情形。
10月17日,《内阁官报》附一纸传单,公布了各省督抚关道致内阁、外务部的电报,有多道是报告地方安谧的电报,表明该省均无乱耗。据称这一向外界宣布各省安电的办法为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向总理大臣奕劻建议的。奕劻立即采纳了该办法,将电报发交内阁印铸局随同官报宣布,以冀镇定人心。宣布外省发来安电的次日,京师谣传立见稍息。清廷通过向社会公布各省安电,虽可安定人心,但若有省份安电没能及时发表,又难免给人造成疑虑。据称内阁首次发布的安电中,不知何故,尚遗漏赣、黔、滇三省。政界又滋疑虑。当时,该三省确无警耗,可能是因消息迟滞的缘故。
10月20日,内阁总、协理大臣以外间对于鄂省事情,谣传纷纷,且有湘省失守之说,殊属摇惑人心,妨害大局,特饬内阁承宣厅,“此后凡遇湘电到阁,报告该省确无匪乱情形,即将原电交由印铸局刊登官报,以息谣诼。”摄政王载沣令阁臣将所有逐日接到的各省安电,务必立即译呈。内阁除将原码译呈载沣查阅外,并用黄折另缮清单进呈隆裕太后。为慎重起见,载沣又让内阁饬令各省官员将每日应发安电,务须按日照发,不准疏漏。对于内阁电查地方要件,务尽五日内详细电复,不得藉词延误。
清廷要求各省每日拍发安电,并将安电逐日刊载于《内阁官报》,以示消息灵通,绥抚人心。由于外间对京师局势也多有误传,为让外省及时了解京城情形,以安人心,内阁每日也向各省督抚拍发安电一次或两次,宣布京师并无警耗,免致各省误信谣传,有碍大局。之后,载沣又面谕内阁阁臣,将京师安电责成承宣厅按日寄发各省,不准遗漏。因其日前批览某处报章,竟然载有京师种种警耗的谣传消息,故饬内阁按日向各省拍发京城安然无恙的电报,以免外间被谣言迷惑。
随着南方各省局势急剧变化,各处发往北京的急电也接连不断,以10月24、25日为最甚,除陕西、湖南外,江西、广东等省都岌岌可危,虽尚无失陷确耗,然情势颇摇动。清廷内部都极为惶恐。那桐、徐世昌两位协理大臣及军谘使哈汉章每日集议应对办法,均至内廷闭门后,始行退出。其后,隆裕太后又让摄政王载沣将内阁每日所接关于战事电报及各督抚所发安电,均于接收后,缮抄一份,即日进呈披览。
一些省份相继宣布独立后,清廷高层也更加重视外省发来的安电。一旦某日未见某省来电,就可能引起不安的猜测。据10月31日《大公报》报道,由于某省安电未到,摄政王终夜忐忑不安,隆裕太后也再三垂询该省电报是否到达。于是,载沣饬内阁通电各督抚,“各省安电关系紧要,极宜谨慎从事,按日寄发。乃各督抚竟有疏忽遗漏者,殊足启人疑虑。饬各该省特行派员专司其事。如该省并无事故而安电漏不寄发者,即将该员严行罚办。”
随着独立省份的增加,清廷收到的安电越来越少。10月25日,内阁仅接到皖浙晋豫滇粤桂奉吉黑等省安电,而次日接电更少。11月10日,《时报》报道称:“近日清内阁接各省每日报平安电,仅得东三省、直隶、山东、河南、江宁、福建等处。”《时报》刊登该电时,福建也已宣布独立。
清政府让各省官员拍发报告地方情况的安电,并将这些电文向社会宣布,目的在于遏制谣言、安抚人心、稳定局面。然而南方省份的革命形势依旧进展迅速。正如《时报》对官电一事发表时评称:“自武汉事起,而官之威势堕;自长沙、宜昌失守之信确,而官之信用失。民电曰长沙失守,宜昌失守;官电曰长沙无恙,宜昌无恙。民电曰长沙失守,宜昌失守之信确;官电曰长沙无恙,宜昌无恙。呜呼!长沙、宜昌固失守也,然而固无恙也。”清政府的政治宣传不及形势迅速变化,最后那些安电都被迅猛的革命潮流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