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8)

辛亥革命网 2014-09-26 10:49 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作者:马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社会朝野对博览会传播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炫奇”、“邦交”到“商利”、“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

  (2)外国技术的引进。从所陈列的一些大型机器设备看,国外的一些先进工业技术已开始为中国所应用,其中有些产品的国产化程度已很高。如汉冶萍公司江西萍乡煤矿的电机厂,设备系从国外引进,“购置新式电机于总平巷内,接通电栈,遍设电灯,备电车头多部,拖运煤车,双轨交驰,络绎不绝。日出生煤至五六千吨之多。其发电力尽可尽数畅通,较之用人力者,其灵钝迟速有天渊之别。”其所采用的西式炼焦炉,系该矿造砖厂自造,“一切仿造西法,有过之无不及也”。又有江南制造局“向用二千马力汽机轧大钢坯”,后因炼钢日增,须兼轧小号钢条,遂由总机器厂造成单汽筒汽机一部,马力56匹,专轧4分至4寸方圆熟钢,每日可轧二三千磅,“供本局各厂用并行销华洋官商务厂坞”。(注:《报告书》,第11、15、25页。)

  在农业方面,虽然西方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很快,以致“排水、灌溉、耕垦、施肥、镇压、播种、收获、除草、脱麸、脱粒、运输、以及诱菌、诱蛾、捕蝶,无一不用器,无器不精良”,但并不太适合中国当时比较小型、分散和落后的农业,因此,着重引进的是方便、实用的小型农用机械,并加以改进。如梁祖禄提供的剪茶、筛茶机,原系英国某机械师发明,经改良后,“每点钟能剪茶、筛茶约八百磅”,售价仅大洋650元。他所提供的制茶机,也是英国人所发明,引进后再加以改良,“于轴枕处加以弹子枕,比之尤为轻便也”,亦仅售洋1600元。西方的一些种植技术也引起国人的注意。如植棉,有人便提出“吾国种棉皆失之密,查美国种棉之地,每畦预立子位相间尺有二或尺有八,疏密交错,如犬牙。今以华棉与美棉比较,其枝干不如美棉之藩衍”,建议采用美国式的播种法。国外良种的引进也进入人们的视线,“今泰西农学家以交换种子,改良农作物,其效大奏,故购求嘉种往往远涉重洋,不嫌劳费也。今萃二十二省之特产,并搜求东西洋之异品罗列会场,以供吾人之研究,择其嘉种而交换之,不亦便乎?”(注:《报告书》,第55、57、190、171页。)

  

  (3)科学教育仪器。劝业会上展出的各地提供的科学教学仪器、挂图等颇多,如师范教育类中有教员、学生合制的物理器械,计力学16件、水学15件、气学3件、热学6件、电学21件、光学6件、声学7件,均“制法颇佳”。但总的来看还是为数太少,“科学学艺器械美则美矣,惟为数太少,纯用中国质料及制造法者亦不多”。此外,欧美日本多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理化器械,而中国学生自制者太少,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显然不利。也有人对教育科学展品不适当的分类提出质疑,认为教育馆中所陈列的讲义、图画、手工等与劝业会所研究的教育主题关系不大,真正的教育科学展品应当“如博物标本,如理化器械,如算绘器具,如各种图画,以及学校用之桌椅、笔墨、簿籍或体操球杆器具之类,皆农工商之出品而为劝业会教育馆之主体者”。但这些理应展出的教育用品却很少见之于教育馆,而散见于科学仪器馆、商务印书馆展馆和某些学校的展出品之中,以致很难从事有关科学教育情况的研究。(注:《报告书》,第107、101页。)

  博览会上对展品的研究通常又是以比较为基础的,比较即是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只有通过对不同展品的比较才能优劣互现,较其短长,促进竞争,如张謇所说:“夫赛会者,各竞其长,而短者取人之长而自益。”(注: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华书局,1920年,第115页。)在比较与竞争的关系上,“无比较则世界亘古无竞争,无竞争则世界亘古无进步,无进步则社会亘古不能进于文明之域。”(注:南洋劝业会编《观会指南》,第88页。)

  正是通过博览会上与外国展品的比较,人们已看到了中国某些传统工艺和产品所存在的严重不足。如瓷器制造上,一些国家的工艺已有超越中国之势,“法国细瓷异常精美……销场能过我者,或绘事见长,或着色干净,或式样崇新,均能趋人之好尚也。”(注:“苏州商会档案”第77卷,第43页,苏州市档案馆藏。)又如丝绸一项,“(中国)丝斤做法不善,粗细相杂,近为洋人深恶。”(注: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各物总院”。)中国丝绸仍用旧法织造,西人虽喜欢,“然终嫌其质粗色黯,经纬线缕粗细不匀,挑丝疙瘩触目而是,稍一揉弄,即已起毛”。因此,人们认为:“凡此诸弊,不能改良,绸缎一业,无望行销于外国也。”(注:《密拉诺万国赛会物品评议》,《商务官报》第2册第12期。)

  在南洋劝业会上,有人对外国参考馆上的展品做了比较之后,认为德国展品最优,“各种电气品如电报机、电话机、无线电报机、电铃等皆精”。其“陈列之动目,说明之切要,出品之精美适用,不惟吾国梦想所不及,抑亦驾英美日三国而上”。(注:《南洋劝业会游记》,“参考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10年。)此种评价与当时德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强国正奋力赶超英美的态势是基本相一致的。通过将中国展品同外国展品的比较,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新工业文明尚处于极其稚弱和落后的初生状态,“(中国)机械制造尚在萌芽时代耳”,观教育馆“而实业学堂无几焉”;观机械馆“而普通工业应用机械无有焉”;观通运馆则“交通之设备不得备焉”。(注:《报告书》,第139、127页。)显然,中国同西方列强和日本在国力和技术上的巨大差距,并非几年或几十年就可以扯平的,需要长时期的不懈努力。

  尽管中国总体工业化水平不高,但在某些局部地区,技术水平已有相当的进步,并各自呈现出特点和优势。如军事工业一项,湖北、上海等地的工厂比较起来便各有其特点:

  湖北汉阳厂所造之枪炮全体质料尚称坚实,惟关紧要机件之钢料大都购自外洋,且瞄准机器自造法,欠称灵巧耳。上海制造局所造枪炮除退力平水管钢之外,均可由本厂自产,足见其炼钢法较湖北厂为优。且外面各机件之造法亦较湖北厂为巧,但不知其于实际何如。四川制造厂则钢质等俱属平常,所造七响手枪与汽(气)枪乃为特色,亦足以见其制造之思想稍胜于他省也。广东制造局所造机关枪逊于湖北而枪支过之。如是炮以上海厂为最,机关枪以推湖北为先,四川制造厂则手枪尚可,枪支则广东稍优……互有优劣,但望优者精益求精,而与列强并驱,劣者力求改良,以备不足。(注:《报告书》,第384-385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