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5)

辛亥革命网 2014-09-26 10:49 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作者:马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社会朝野对博览会传播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炫奇”、“邦交”到“商利”、“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

  可见,由于近代中国实业尚处于幼稚阶段,工业化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科学技术也远较近代西方落后,因此,不得不自先降低调子,侧重于实现博览会奖励实业、振兴工商的近期目标,而仅仅兼及其传播科技、提升文明水平的远期目标。这种思想认识逻辑与实际历史演进并不完全同步的情况,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讨论博览会事业中科技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时,显然必须对这一特点予以充分注意。

  博览会中实际发生的科技传播与文化交流

  如果说近代史上时人对博览会的观念调适大致上还可理出一个线索和头绪,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认识发展过程,那么,在博览会上所实际发生的科技传播与文化交流,就远为复杂,只能结合中国的实情,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观察。

  (一)展陈与观摩

  博览会最原本的功能就是专辟一地,集合精良物品供人观览,以起到增进知识,以广见闻的作用。所谓:“博物之院,萃于一区,必先筑绝后空前之会所,四通八达之市场,荡心骇目,巍然焕然,乃足以受容中外与会之人与物,及中外观会应用之物,非细故也。”(注:《论今日宜急开内国赛会以兴工商》,《时事报》1908年3月30日。)这里,集中展陈是博览的关键,也是科技和知识得以传播的前提。无论多么精巧的技艺或新奇的发明,只有集中起来供人观摩,才能发生传播的意义,否则,便无法推广。传播行为的定义便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注: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页。)或许,古老的集会或集市现象给了博览会发明者最初的启发。博览会的另一英文名称fair就具有集市、市场的涵义。但近代博览会区别于传统集会或集市的,是既有物品和人员的大规模的集中,又有依办会者的思路和物品的特性进行的分类分区展陈。这些,也就构成了近代博览会的基本要素。所谓:“赛会之为物,即合一地方或一国之技艺及农工商品次第陈列,以供公众之观览,藉以表示一国或一地方之生产力与技能。同时又为竞争广告之最大机关也”。(注:南洋劝业会编《观会指南》,第88页。)“赛会之设,在罗致各国物产、工艺,区分类别,排列会场,俾各国之人咸得较其精良,用资模仿,是于通商之中隐寓劝工之意。”(注:“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总署)奏为美国散鲁伊斯城举行赛会”,“外交档案”,“各国赛会公会”,02-20-2-1。)对事物的区分和归类往往是科学认知的第一步。博览会出品的分类集中展示,不仅对人们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冲击、示范效应,并且兼以启迪观者的心智。

  进而言之,博览会上的展陈与观摩本身就是人们打开眼界,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赛会者,即农工商各业之进步证明场,又为实业界之高等学堂”。(注:南洋劝业会编《观会指南》,第88页。)在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尚未发明之前,博览会通过展陈、观摩所起的大规模科技传播和文化交流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的。1851年英国首次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前来参展的人数达1.7万多人,参观人数多达600多万人次;1867年法国举办巴黎世博会时,参展人数增至5万多人,前往参观者竟达1020万人次。甚至连远在东方、非常闭塞的中国也竟有人前往观会,首次受到近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洗礼。曾有上书太平军惊人之举的王韬,便漂洋过海,有幸观览过1867年巴黎世博会会场,对其建筑的恢宏称颂不置:“至其工作之巧妙,土木之奢华,一时无与埒者……于其中创设聚珍大会,凡中外士商有瑰奇珍异之物,皆可入会,过关许其免税。于是怀宝者自远麇至,美不胜收。”(注:王韬:《漫游随录》,引自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第6册(岳麓书社,1985年)第92-93页。)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实系中国所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虽无法与西方的世博会相比,但亦规模巨大。该博览会会场占地700余亩,设各省展览馆30余个,并设3所参考馆,分别展出英、美、日、德等国的展品,设暨南馆一所,陈列南洋华侨的出品,会期长达5个月,前来观摩的人员达20余万人次。全部参展物品数量缺乏精确统计,但据称仅两江地区物产会出品就达100万余件。(注:《奏开会礼成办理情形折》,《商务官报》第5册第12期(1907年6月)。)这么多的物品和人员集中到一地,在当时尚十分封闭、守旧的中国,是难以想像的事,很多人都是于参观博览会之时感觉“荡心骇目”,眼界为之大开,自觉或不自觉地接收了近代文明的洗礼,认为“一年观会,胜于十年就学”。(注:“苏州商会档案”第7卷,第46页,苏州市档案馆藏。)

  也正是通过博览会上的展陈和观摩,许多人首次接触到近代科技的最新成就,了解了工业进步的现状,感到无比新奇和激动。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召开,李圭作为中国工商界的代表,随几位海关洋员代表中国前往参展。在归来后撰写的《环游地球新录》卷1《美会纪略》中,李圭特别提到了参观机器展厅时的感受,该“机器院”(即展厅)“屋长一千四百零二尺,宽三百二十尺”,“位置之地,美国最大,由西至东皆其器,约居十之八”。其展出的号称“全世界最伟大的机器”的柯丽斯(Corliss)蒸汽机,给李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