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事业建功立业的“颜氏三杰”(10)
辛亥革命网 2011-12-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值得一提则是:颜德庆与兄颜惠庆在青岛回归的整个过程里,他们弟兄是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说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于1914年11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趁火打劫,取代德国充当青岛的占领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在举行巴黎和会。颜惠庆担任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颜德庆是随员,虽然为幕后角色,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的支持顾维钧提出收回青岛的主张。赞成提交《中国要求胶澳租借地、胶济铁路及所有他项关于山东权利之直接归还之说帖》;经过巴黎和会和约规定:“德国根据1898年3月6日之《中德条约》,及其它关于山东省之一切协约,所获得之一切权利、特权,如胶州(即青岛)之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缆等,一概让与日本。……”正当举国翘首期盼的巴黎和会,却传回来是中国收回青岛主张失败的消息。全中国爆发了高喊“还我青岛”等口号的五四爱国运动。颜惠庆支持中国代表团发表《拒签宣言》。被称之为“使整个世界为之震动的国际性事件”。
后来,收回青岛将要摆上华盛顿会议的前夕。于1921年5月16日至25日,日本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决定:山东问题坚持中日直接交涉等。实际这是日人为华盛顿会议所定的基调。自1920年始,德国派遣全权代表卜尔熙来华于北京,同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颜惠庆,谈判中德协约事,经过50余次非正式会议完成草案,于1921年5月20日,正式签订《中德协约》,签协约时,德方声明云:“凡因与中国订立1898年3月6日之条约及其它一切关于山东省之文件而获德之一切权利、产业权、特权,德国抛弃之。青岛从1921年5月20日起,将不再为德国租借地。”并恢复中德关系。这等于给日本占领青岛的合法性关上了门。在华盛顿会议前,日本虚晃一枪,对外宣布,无条件地把青岛和山东主权交还给中国。企图不把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讨论之列,将这一国际问题转化为中日之间的问题。1921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向英、法、意、日、中等八国发出会议邀请。中国代表团组成为:全权代表由有外交总长颜惠庆等人组成。代表团包括颜德庆在内,总人数达130人。为了声援中国代表团,社会各界纷纷成立“国民外交联合会”。11月13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不久,《上海新闻报》报道了当面质问颜惠庆外长的经过。以诚相待,将外传的与日本“变相直接交涉”,解释为“既然进行交涉就不能不同日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