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楼老人”刘廷琛(8)

辛亥革命网 2011-1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刘廷琛在清季官职并不甚高,仅为学部副大臣。武昌起义后,他为复辟而奔走,曾于1917年张勋的丁巳复辟时,为张勋进京打前站有功,而被授于

 

  陈宝琛(1848—1935)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字伯潜,一字伯泉,又称敬嘉,号有弢庵、听水、桔叟、桔隐、沧趣等称。又别署听水斋老人、沧趣楼树、铁石道人,谥号文忠。同治七年(1868)适是他二十岁时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入翰林后,以敢言政事而有名,与张之洞有清流党之称,并与张佩伦、宝廷、邓承修合称为四大金刚,弹劾权贵不避。1880年,慈禧身边太监与清宫午门护军争殴,慈禧偏袒肇事的太监,下旨严惩守职的护军,他上奏力谏,终于使慈禧收回成命,这件“庚辰午门案”一时轰动朝野。中法战争失败,1885年慈禧借口他荐人不当,降级调用,光绪十七年(1891)被黜回里赋闲,历时二十年之久。其间,在福州兴办新式教育,曾办东文书院、全闽师范学堂,并主持兴建福建第一条铁路。慈禧去世后,1909年经军机大臣张之洞推荐,他被召入京,任总理学馆事宜。次年4月始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原官。6月以硕学通儒任资政院钦选议员。1911年6月任山西巡抚,未赴任时,被留作溥仪汉文师傅,溥仪说:“从此没有离开我,一直到我去东北为止。在我身边的遗老之中,他是最称稳健谨慎的一个。当时在我的眼中,他是最忠实于我,最忠于‘大清’的。在我感到他的谨慎已经妨碍了我之前,他是我唯一的智囊。事无巨细,咸待一言决焉。”民国初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涉及到清廷的大都有陈宝琛的参与。他官为太傅,并任弼德院顾问大臣。8月,借立宪之名,以资政院钦选议员中的王公贵戚和硕学通儒为主,发起组成国宪政实进会,任会长,积极配合清政府搞立宪骗局,反对革命。清帝退位时,他是持有反对态度,“不做民国的官,不拿民国的钱。”积极怂恿溥仪复辟,1917年张勋复辟时,被授为议政大臣。1920年9月在刘廷琛父刘云樵过八十岁生日时,陈宝琛带着溥仪为刘父云樵写的寿联,赶到青岛作寿礼时,不想刘廷琛自青岛返回原籍江西老家为其父祝寿。陈宝琛只能在青岛,伙同来青岛的冯煦、铁良、载沣、升允等人,自青岛将各自写的寿联邮寄去。1924年10月,溥仪被逐出故宫时,溥仪见到陈宝琛,放声大哭说:“我无颜见祖宗啊!”陈忙劝慰道:“皇上切莫悲伤,……自古以来焉有不败之朝廷?而我大清今日,并非因失德而被篡位,皇上亦非亡国之君。皇上年纪尚轻,且博学多识,将来理应成为民国之总统。那时,不是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了?”1931年11月溥仪被日本侵略者诱至东北充当伪满傀儡,次年跟踪而去,竭力主张复辟大清帝国,反对溥仪出任日本操纵的伪满蒙共和国总统,与溥仪、郑孝胥意见不一,返回天津。随后迁回北平,1935年3月5日病死,年87岁。

  连溥仪都认为陈宝琛做错了一件大事,就是不该将郑孝胥推荐给溥仪,后来却成了他的政敌。八十四岁的陈宝琛,是反对溥仪到东北复辟。而对郑孝胥等一心投靠日本的作为,他从来有反感。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人的策动诱胁下,由郑孝胥一手安排下,瞒着他潜往东北。他不断阻止溥仪就任伪满皇帝,曾言:“皇上,这事做不得,做了就要千万世受人唾骂,!”劝说溥仪未果,颇不甘心,1932年又前往旅大时,被郑孝胥排挤而未能见到溥仪。南返,到了天津,想到此次东北之行,知到此时的溥仪,已是在郑的挟持之中,已经成为日本关东军笼中之鸟,自己完全无能为力了,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求神问卜。他便到天津郊区的关帝庙求签,签上写:“祖宗积德几多年,源远流长庆自然。但使勤修无倦已,无须还汝旧青毡。”抄下签文,怀着美好的安慰回家。当他知道溥仪做了伪满皇帝后,他拒绝溥仪的俸饷津贴,坚决不受任何伪爵官职。陈宝琛虽对逊清怀有孤忠,但极力反对投靠日本,保持了可贵的民族气节!

  附4:铁良避居岛城

   宗社党骨干铁良,辛亥革命后,遁居天津,仍四处奔波,进行复辟清室活动。1920年10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载:《亡清余孼祝寿之怪象——‘议政大臣’刘廷琛之父》中说道:刘父八十岁生日,刘廷琛自青岛赶回江西老家为父庆寿,未料到祝寿盛况空前。“载沣、铁良、升允、陈宝琛、冯煦等同自青岛寄来祝礼。”原来铁良等人误认为刘氏的祝寿活动是在青岛举行,才有青岛之行。说明铁良等皇族都没有忘记为复辟出过力的“功臣”。

   铁良(1863—1938)满洲镶白旗人。字宝臣,谥庄靖。监生,初为直隶总督荣禄幕僚。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户部右侍郎,会办京旗练兵事宜;旋改襄办练兵大臣。三十一年,署理兵部尚书,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大臣;三十二年督办税务大臣,编纂官制大臣;三十三年,退出军机大臣,改陆军部尚书,兼署度支部尚书;宣统元年(1909),筹办海军事务大臣,二年调江宁将军。辛亥革命时,率张勋之巡防军队同苏浙联军进行顽抗,兵败逃匿。后依附日本帝国主义,往返日本、青岛、大连,进行复辟活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