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5)

辛亥革命网 2011-03-05 00:00 来源:史林 作者:汤志钧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近代中国历史是发展迅速的,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

   孙中山在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还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同年,创立兴中会。政变后,在日本托人请康有为改弦易辙,共同革命大业,并支持自立军起义。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为同盟会。朱执信于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刘揆一,维新运动时期参加南学会,政变后结识会党,支持自立军。并赴日留学,曾代理黄兴主持东京同盟会庶务达四五年之久。

    华兴会的领导人黄兴原在湖北书院肄业,课程“除经史文学外,尚有天文、地理、数学、测量、化学、博物等,兵法史略学及兵操等新学科”。“于课程余闲,悉购西洋革命史及卢梭《民约论》诸书,朝夕盥诵”。曾协助自立军。1902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1903年秋末,发起组织华兴会。同盟会成立,推孙中山为总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赶赴武汉前线.任民军战时总司令。和他一起创立华兴会的宋教仁,也留学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促使了同盟会的成立。

    光复会的领导人陶成章称:“愚从事军事之心,起自甲午,以迄今日”。“政变”发生,康、梁出逃。接着,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入侵,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他离开书斋,投身社会。1900年-1901年,曾两次北游,“欲手刃慈禧”。1902年赴日本,入清华学校,继入成城学校。1904年归国,联合会党参加革命,成立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1907年,在日本东京参加同盟会,任留日会员中国浙江分会长。辛亥革命上海光复时,光复会起了重要作用。蔡元培,甲午战后,“鉴于明治维新之效,竞言维新”,“亦涉猎燔译西籍,与友设东方学社,习和文”。政变后,“元培深致惋惜,叹其寡助致败,谓欲革新排旧,必先培养人才”。从事教育,曾在上海南洋公学等校任教,创设爱国女校、爱国学社,光复会成立,“被推为会长”。章太炎于甲午战后同情维新运动,政变后流亡日本,逐渐倾向革命,1902年,在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3年,发表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把康有为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绪皇帝说是“载游小丑”。入狱三年,出狱后再赴日本,主持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上面所举,都是辛亥革命期间的主要领导人,他们差不多都是在甲午战后关怀国事,从事政治活动,变法失败由改良步入革命的;他们也差不多都是旅居日本或留学异乡而投身革命的。戊戌的思想启蒙引发到对皇帝的不信任而推翻帝制;由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经怀疑而兼学政教科学,短短的十多年间,社会发展是那么迅速,这正证明了对传统否定的启蒙运动的伟大作用,也证明了启蒙是政治变革和社会革命的理论先导。

四皇帝的消失,又是随着清朝政局的动荡和革命风暴的掀起而消失的。戊戌政变以后,清朝皇帝由权力的丧失到帝制的废除,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

   第一,由“幽禁”到“建储”。

    政变发生,光绪皇帝被幽禁瀛台,慈禧为首的后党还不甘心,企图立“大阿哥”,作为同治皇帝载淳的子嗣,借以废黜光绪皇帝。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决定立端王载漪之子溥傅为“大阿哥”,预定次年庚子元旦(1900年1月31日),迫使光绪皇帝行“让位礼”,改元“保庆”,这就是所谓“己亥建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