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革命党活动之回忆(9)

辛亥革命网 2012-06-07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罗翼群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4年7月,中山先生在东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领导讨袁于先,号召护法于后,艰苦奋斗,过程曲折,时逾五载(1919年10月10日始再改组为

   事务所各部门负责人选表面上与东京时期无大出入,但实际上在政治、军事两方面,则无形中有其一定的核心组织。在政治方面,当时核心人物实为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杨庶堪。军事方面核心人物则有许崇智、邓仲元、蒋介石、吴忠信。此外,财政方面仍由廖仲恺主持,负沪粤之间联络责任者则为古应芬。所内日常行政事务工作则由连声海、刘纪文、万黄裳、方榖、江维华、罗翼群等分科负责。

   胡汉民时任参议员(由广东省议会选出),故经常来往于北京上海之间,并代表中山先生与段内阁进行各种政治交涉,及联络原国民党籍之国会议员。自陈其美殉国后,胡在党内地位,日见重要,俨然为中山先生幕下首席幕僚。

   廖仲恺长期负责党内财政,终日奔走筹措,颇有焦头烂额之苦。其时中华革命党在国内并无地盘,讨袁胜利以后,北洋政府亦从未有一文拨作办党经费。党内一切费用,全靠南洋及美洲各地华侨同志接济。在上海经费困乏之时,间中亦由廖出面向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方面获得周转,或通过上海民智书局经理林焕庭(胡汉民之亲家、老同盟会员)向沪上粤帮商人告贷。其时海外同志曾考虑到中山先生在沪赁居住不方便(当时一些业主皆不乐意赁屋给中山先生,因怕受政治牵连),且担心业主临时收回房屋,党内文件书籍搬迁时易遭遗落,故曾筹得一笔款项,买下法租界莫利爱路某号(今香山路七号)住宅一所,赠送中山先生。但在党内经费发生困难之际,廖仲恺亦常将此屋临时向人抵押,自此可见当时财政困难之一斑。

   事务所工作,实际上等于一个秘书处,由朱执信以“秘书长”身份总其成,每日常在所内办公。我在所内与执信共事数月,关系较前更为接近,得其教益之处甚多。朱为人廉洁自持,刚正不阿,亦略有其父遗传“隘与不恭”态度,深得中山先生之信赖及同僚之敬重。犹忆有一次,朱命我代写一私人信件,口授内容大意既皆,并嘱我要用他办公桌左边抽屉内之信纸信封。我拉开抽屉一看,见内贮信封信纸与右边抽屉所贮者相同,皆为九华堂制品,我即疑而问故,朱答曰:“右边是公家所有,左边则私人自备。”其公私分明,一丝不苟如此,使我深受感动,永志不忘。犹忆在沪期间,执信曾书赠我一联,文曰“养气塞天地,聚米成山川”,此联至今尚保存作纪念。

   1917年4月间,我曾请示中山先生拟赴北京考察,中山先生止我勿往。谓目前段祺瑞对德宣战,冀藉大借外债,扩充本身实力,妄图以武力统一全国,目前国会对段所提参战案多表反对,估计北京局面将有变动,故不宜前往。又嘱我如不愿留沪工作,可先回粤联络当地同志及军人,准备有所行动。我闻中山先生言,遂中止北上,而只赴南京游览一个星期。

    5月间,邓仲元因丁父忧由日本回沪,邀我回行返粤,中山先生表示同意。辞行之际,先生并一再叮嘱邓和我回粤为本党结集力量,准备与北洋政府作斗争。

   我随仲元返其原籍惠阳淡水,仲元为其父营墓葬,我留居一月,即先返广州。在此期间,北京政府曾发生如下激烈变化:5月下旬,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内阁总理之职,并以外交总长伍廷芳暂代总理职务。6月间黎元洪又在督军团迫胁下,下令解散参、众两院。7月1日,安徽督军张勋迫黎元洪去职,迎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自己复任国务总理。中山先生迭电要求恢复国会职权,但段不予理会,且企图另行召集临时参议院,实行违法造法。中山先生遂于7月22日自沪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护法,驻节于黄埔。原日国会议员亦纷纷响应中山先生号召,离京沪南下云集广州。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9月1日选举中山先生为海陆军大元帅。中山先生于10日就大元帅职。其后以军政府军事财政均受旧桂系掣肘,护法事业迄无进展,中山先生遂组织援闽粤军,另图开拓局面。关于上述时期个人见闻,可详见拙著《记孙中山南下护法后十年间粤局之演变》一文(载《广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兹不重述。

   中山先生离沪南下后,中华革命党重要干部亦先后云集广州,惟鉴于军政府地位不稳固,等于寄人(旧桂系)篱下。故上海事务所始终未迁来广州,由胡汉民、廖仲恺两人经常来往于沪粤之间,料理党内事务工作。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