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革命党活动之回忆

辛亥革命网 2012-06-07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罗翼群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4年7月,中山先生在东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领导讨袁于先,号召护法于后,艰苦奋斗,过程曲折,时逾五载(1919年10月10日始再改组为

  一、前言

   1914年7月,中山先生在东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领导讨袁于先,号召护法于后,艰苦奋斗,过程曲折,时逾五载(1919年10月10日始再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关于改组为中华革命党之原因和目的,已分别详述于《二次革命后对国民之宣言》及中山先生致黄兴书及致海外同志各书;陈其美致黄兴书中亦有详述,毋待复叙。兹篇所纪,悉以当时个人活动范围内之亲历见闻为限,在纪事方面,除末章有关锄奸内幕作特写外,余均按年月为序,断于1917年护法运动前夕。《广州文史资料》第四辑所刊拙著《记孙中山南下护法后十年间粤局之演变》一稿中一至六节,则可视为本篇之续文也。回首前尘,屈指已阅半个世纪,记忆上之贻误及不全面之处,在所难免,甚望亲其役者有所补正。

  二、“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员概况及广东之“讨龙”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秋,“二次革命”失败,中山先生即由沪避居日本东京,各地国民党知名人士在袁世凯压迫搜捕下亦纷纷逃亡自保,徐图再举。当时,北方数省人士多托庇于天津租界,长江各省人士多云集上海,两广及云贵人士则投奔港澳。其中一部分主要人员,更远走东京依中山先生,如上海之陈其美、吴跺信、蒋介石、戴季陶,湖北之居正、田桐,湖南之覃振、谭人凤,广州之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邓仲元,四川之熊克武、谢持、杨庶堪,福建之许崇智(本籍广东),河北之张继是也;或则先后远游欧美或南洋,如黄兴、钮永建(以上美国)、陈炯明、李烈钧(以上欧洲)、林虎、柏文蔚(以上南洋)是也。至于汪精卫,在整个讨袁时期,皆远游欧洲,在民国元年出国前,一方面接受过袁世凯赠送十万元,后途经广州,广东都督胡汉民又曾送其十万元作办杂志经费(胡因此曾受省议会部分议员攻击),汪以后政治态度却甚暧昧,其后亦无参加中华革命党,但常参与谋议及代表中山先生任对外使命。

   广东方面,讨袁既失败,国民党上层人士多数出走或辞职,其未走之陈景华(广东警察厅厅长)、陈仲宾(南韶连军务督办)则于八月中秋夜被龙济光杀戮。我当时在广州任职广东陆军测量局长兼测量学校校长,闻二陈被害之讯,次日即潜离广州,避往香港。其时袁世凯继解散国民党之后,先后终止国会议事及下令解散各省议会,参与讨袁之役人物,武职旅长以上,文职厅长、省议员以上多被通缉甚至捕杀(其著者江西籍众议员徐秀钧被杀于南昌,广东籍众议员伍汉持被杀于天津,前重庆军政府都督张培爵亦被杀于天津),我亦在被“明令”褫职通缉之列。

   我留居香港数月,鉴于国内革命既挫折,留港同志组织涣散,生活艰难,情绪低落,欲图再举,亦暂无可能,遂自筹资斧,于是年冬十一月离港赴南洋。同行者有测量学校旧同学赖少璧,紫金人,名汉琛,曾任陈炯明都督府侦缉处长,亦同盟会同志也。我等到南洋目的在找陈炯明请示今后在广东如何进行活动,陈炯明时在星加坡(新加坡,下同)。我在星埠与陈晤见。陈态度消极,认为目前国内革命条件不成熟,暂时无可能采取行动,嘱我等休息一个时期再说。当时国民党人张继、李烈钧等亦先后抵星,常与陈炯明相过从,我在陈炯明座中亦曾与张、李二人晤面,彼等在言谈中所表现政治态度与陈炯明如出一辙,盖亦多少受黄兴态度之影响也。

   陈炯明态度处处显出对东京中山先生方面颇有隔膜,并谓已决定赴欧洲旅行。我见陈对广东工作无积极指示,遂亦决定筹措旅费,游历英荷属各埠,观看海外同志对革命的情绪如何。在我此次旅行中接触较多之国民党或前同盟会同志计有:

  星加坡: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

  庇能:陈新政、熊月山、张杜鹃、李怀霜(李时任庇能《光华报》主笔)

  霹雳:郑螺生、罗立志、李源水、李孝章

  芙蓉:邓泽如、蔡炽三

  吉隆坡:陈占梅、陆秋露

  日里:梁瑞祥、刘士木及侨校教员多人如李次蕃、萧君勉等

   以上各人,皆当时海外民党比较知名人士,大家对“二次革命”失败,观感虽不尽同,但仍表示愿继续为革命而奋斗。其中尤以邓泽如、郑螺生、李源水等人态度最坚决,在华侨群众中进行反袁宣传活动亦最积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