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珠海南屏容氏宗亲的革命情缘

辛亥革命网 2024-05-11 09:41 来源:团结报 作者:徐存福 查看:

广东香山县(今澳门、中山、珠海)在近代涌现出很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孙中山的革命知己与同志,南屏容氏宗族就是典范之一。

容闳

  广东香山县(今澳门、中山、珠海)在近代涌现出很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不少人成为孙中山的革命知己与同志,南屏容氏宗族就是典范之一。

  容星桥是孙中山最早的革命同志之一

  容星桥,1865年生,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人。1874年被选为第三批清廷公派留学美国幼童之一。1881年6月,清政府决定撤回留美学生,容星桥虽考入耶鲁大学,但也只得奉诏回国,经补习中文,受聘为上海圣约翰教席。次年入读北洋医学院,毕业后留在北洋海军服务。几年后,容星桥弃戎从商,在香港太古洋行任职,认识了关家第八女关月英。1887年,何启等人在香港创办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孙中山即在该校就学,至1892年毕业。容星桥走上革命道路与关氏家族有一定的关系。关月英的父亲关元昌是当地有名的牙医,关元昌夫妇生有十男五女,其中第七子关景良是孙中山在西医书院的同班同学,二人在1887年同期入学。当时,关景良的母亲黎氏在雅丽氏医院担任护士长,常邀孙中山到家中。关家第五女关月屏和第二批留美幼童中的温秉忠结婚。经温秉忠介绍,容星桥与关月英结为百年之好,孙中山还出席了他们的婚礼。自此,容星桥与孙中山相识。成婚后,容星桥任职于汉口俄国顺丰茶行,经常来往于汉口、上海、香港。在从事商业活动的同时,容星桥也暗中为孙中山筹款并联络革命同志。容星桥曾任职于华民政务司署,兼任多家报纸翻译。当时,孙中山委托陈少白在香港所办的《中国日报》由于经济困难,濒临破产,容星桥设法使《中国日报》与文裕堂印务公司合并,改组后的报社由李纪堂任财务,陈少白任报务,容星桥负责印务。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国日报》成为中国同盟会香港支部的机关报,容星桥与陈少白都成为中国同盟会会员。

  1911年11月9日,广东宣布独立,容星桥随《中国日报》迁回广州。不久,容星桥被广东省政府任命为交通司副司长兼都督府筹款委员。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容星桥获孙中山委任为临时政府高等顾问。1913年孙中山发起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后,为逃避桂系军阀捕杀,容星桥离穗返港。返港时,容星桥受华商郑智勇所托,赴泰国办理华暹轮船公司航务期间,仍尽力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做工作。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容星桥被委任为联美委员会委员,后被孙中山委派为筹饷委员,筹款支持东征与北伐。

  孙中山逝世后,容星桥仍然积极推动孙中山的未竟事业。1933年5月7日,容星桥在上海去世,享年68岁。蒋介石、孙科、林森、汪精卫、胡汉民等国民党政要纷纷致送挽联。

  容闳与孙中山的两代同乡情谊

  1895年,容星桥在香港加入兴中会,成为孙中山最早的革命同志之一。当时,容星桥的族兄容闳正致力于各项改革活动,名声很大,孙中山经常通过容星桥打听容闳的消息,容星桥还多次写信给容闳,转达孙中山对他的敬仰之情。

  容闳对清政府失望后,开始同情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容闳参与维新派领袖唐才常组织的、旨在保卫光绪皇帝的自立军活动,被推选为“中国国会”会长。1900年9月,因自立军起义计划遭到泄露,容闳、容星桥等人从上海逃往日本避难。孙中山秘密返回上海后,也接到起义失利消息,为避清政府追捕与容闳、容星桥乘同一艘船离开上海。在船上,经容星桥介绍,容闳与孙中山认识。当时容闳72岁,孙中山34岁,但这并未妨碍他们成为革命道路上的志同道合者。容闳是“西学东渐”的先驱者,孙中山是“西制东移”的领袖,同为广东香山县人,二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容闳对孙中山初次会面的印象是“其人宽广诚明,有大志”,并以“华盛顿、富兰克林之心志”勉励孙中山。孙中山也在事后推崇容闳“声望素著,富新思想”,是致力于中国革新的老前辈。此次会面是容闳倾向于革命的开始,从此,容闳放弃了改良中国的想法,转而积极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

  1908年12月,容闳写信给美国朋友、军事学家荷马·李,建议他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909年12月,孙中山抵达美国,与容闳见面。容闳提出了著名的“红龙中国”起义计划:募集500万美元、1亿发子弹和10万支枪,支持孙中山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1910年2月,容闳又写信给孙中山,讨论计划的具体安排,并安排荷马·李、财经界人士布思与孙中山会谈,筹划军事费用,在两人的建议下,孙中山对起义做了更为周全的谋划。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王朝被推翻。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美国后,83岁高龄的容闳极为激动,向国内的革命者写信表示祝贺。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中华民国,此后随即致函容闳,邀请他回国参加建设。但那时容闳已中风卧床,无法行动。在弥留之际,容闳叮嘱两个儿子务必回到中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学识。

  容氏子弟在革命道路上前仆后继

  1871年,容闳捐款500两银子,在家乡南屏创办了一所名为“甄贤社学”的学堂,旨在“甄拔贤能、哺育人才”。1902年,容闳流亡美国,临行前委托容星桥办好学堂。清末新政后,各省均大力提倡新式教育,甄贤学堂也于1905年改名为“甄贤学校”,容星桥应乡人之请担任第一任校长。1921年,鉴于甄贤学校规模较小、设施简陋,此时在商业上已颇有成就的容星桥再次发起集资,共筹集近13000银圆对甄贤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整,并请邹鲁为校名题匾。此前,容保辉、容海襟、容有略,容干、容永昭、容鉴明、容章炳、容章灏等人皆就读此学校。

  1921年4月4日,孙中山邀请在广州的非常国会议员一起组建新政府;4月7日,孙中山高票成功当选,于5月5日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共同发表宣言,表明了联俄立场。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在苏联、共产国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正式改组国民党,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培养军事人才,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得了广州一片干净土,集合各省同志,聚合一堂,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革命军起,革命党成。”“惟当时各省多在军阀铁蹄之下,不易公开招生,故预先委托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回籍后代为招生。”据此,在孙中山的提议和倡导下,国民党“一大”代表以及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们都担负着为黄埔军校推荐和招收学员的重要使命,返回居住地充分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一大批进步青年投考并奔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香山县的翠亨、南屏等地。容闳、容星桥的族人子弟通过孙中山的亲自举荐,考入黄埔军校,此后追随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

  容干,1903年生,早期入读甄贤学校,21岁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第二期辎重科毕业。后入中央训练团校尉班、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毕业。历任南京中央军校秘书处少校随从副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副官、营长、团长,财政部税警总团稽查处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第十二集团军独立第九旅少将旅长。1941年1月授陆军少将,后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长、作战处长。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任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

  容保辉,1905年生,早期入读甄贤学校,1924年由杨殷、卓永福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4月由孙中山、廖仲恺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第一期,考取后编入第三队学习。容保辉是孙中山亲自推荐入读黄埔军校的4人之一,毕业后服务社会,未见有从军任职记载。容保辉曾任南京黄埔同学会驻粤办事处主任。

  容有略,1906年生,少时入读甄贤学校,1924年3月由杨殷、杨匏安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4月由孙中山、廖仲恺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容有略是孙中山亲自推荐入读黄埔军校的4人之一,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国民革命军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容有略曾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二连少尉营副。曾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任第一师第二团营长,于1933年授少将。抗日战争时期,容有略在长沙会战中的常德保卫战等战役中有战功,为著名抗日将领,誉扬中外。

  容海襟,1904年生,早期入读甄贤学校。1924年3月27日由杨殷(时任中国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委员兼石井兵工厂工会代表)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4月由孙中山、廖仲恺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第一期,考取后编入第一队学习。毕业后随军参加北伐,曾任代理团长,北伐后转业铁道警政。容海襟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派驻苏属缉私局局长,军政部航空掩护大队大队长等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安徽省第九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

  容永昭,1904年生,早期入读甄贤学校,20岁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从第四期步科、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六期、陆军大学参谋班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步兵大队少校区队长,训练部少校训育副官、助教。全面抗战爆发后,任陆军步兵旅团长、旅长,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副官处长,第九军官总队少将总队附等职。

  容鉴明,早期入读甄贤学校,1924年黄埔五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

  1924年,孙中山在国共合作形势的推动下,为培养中国革命空军骨干力量,于9月在广州东山大沙头革命航空基地仿效苏联军队办学模式创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1926年后曾数次易名,但人们一般称其为“广东航空学校”),由苏联顾问、革命军政府航空局代局长李糜兼任校长,聘请苏联、德国空军军官任教官。这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早建立起来的一所新型军事航空学校,与黄埔军校一样是国共合作的成果。继招收第二期学生20名,大多从黄埔军校第二、三期学生中选送。不久,将两班合并,全部学习飞行,另从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中选送20名,开办侦察班。

  容章炳、容章灏是亲兄弟,同为南屏容氏子弟,1928年入读广东航空学校,容章炳曾任中央空军地面攻击飞机大队副大队长、空中运输大队大队长,容章灏曾任中央空军飞行大队飞行员。二人作为中央空军飞行员参加了中原大战、淞沪会战等战役,并于1937年在上海驾驶战机对日本空军造成重大杀伤。此后多年,二人空运军事急需物资、运送作战人员,向敌后送款、运送弹药、沟通前线和后方,为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实为中国空军先驱。

  结语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也是广东航空学校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以其独特的办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大革命失败后,黄埔军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抗战时期,黄埔军人在战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黄埔军校师生与时俱进,携手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伟业,在新的历史舞台上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最早成果之一,现已成为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黄埔精神更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促进国家完全统一大业的宝贵财富。

  甄贤学校曾培养出容国团等一批人才,以容星桥为例,容星桥共育有8子3女,其子女在各自从事领域中大都取得了非凡成绩,如第四子容启兆曾任光华大学副校长;第七子容启恩在北伐战争中曾任北伐军三十四师政训处主任;第八子容启荣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医学总监;第九子容启东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兼崇基学院院长。

  孙中山与珠海南屏容氏宗亲的革命情缘,从侧面反映了国民革命早期的传播形式。容氏子弟秉承家族传统,积极报考黄埔军校,并投身伟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最好见证。

  (作者徐存福系民革广东省孙中山研究学会副会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