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教育纪事]夏令营“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2)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春铭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1992中日儿童夏令营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一年后,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

 一篇试图揭露民族未来隐患的稿子

  这个夏令营,就是孙云晓的素材。

  揭露隐患是孙云晓的初衷。“我将写作的视点定位在揭示民族未来的隐患上。隐患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又不容易被察觉。”孙云晓说。长达1万字的《隐患》和5000字的《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分别发表在《小溪流》和《少年儿童研究》上。“也许是文章太长了,也许是发表在儿童刊物上,总之都反响平平。”孙云晓说。

  1993年3月,孙云晓经人介绍,认识了《黄金时代》的编辑陈锐军。《黄金时代》是一本曾经风云一时,由共青团广东省委主办、面向青年人的杂志。应陈锐军之约,孙云晓把稿子压缩成3000字,题为《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但也没有太作指望。

  但是,当时杂志有的领导并不看好这篇稿子,经过陈锐军力争,勉强通过。

  1993年第7期《黄金时代》波澜不惊地刊出了孙云晓的稿子,因为当时编辑部认为这不是重点文章,刊发的位置有点靠后,陈锐军心里多少有点遗憾。当然,他也完全无法预料,这篇排位靠后、差点被“枪毙”的稿子,在几个月后会引起如此长时间的讨论。

  讨论的载体,源于《读者》。1993年11月,《读者》全文转载了《黄金时代》上孙云晓的文章,同时把标题改为《夏令营中的较量》。

  凭借着《读者》的良好口碑,加上修改后的响亮标题,全国刮起了“夏令营旋风”。

  1993年11月25日,中国教育报一版头条全文转载《夏令营中的较量》,并配发时任总编辑俞家庆写的短评《心中沉甸甸的问号》。

  这篇报道,经过中国教育报的重磅推出,马上引起了全国各所学校的重视。文章见报的第二天,清华附中就将文章打印出来,每个学生发一份,请他们拿给家长看,并要求回执。孩子们也急于知道家长的想法,一家人常常在饭桌上就讨论开了。

  在北京、山东、浙江、广东、河南、辽宁、四川、山西等地教育界,《夏令营中的较量》成了热门的讨论话题,特别是在中小学,一时间,各校竞相复印报纸,家长奔走相告。

  羊城晚报也开辟了专栏,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据中国青年报1994年3月17日的文章统计,已有约80家媒体转载、报道相关事件。

  《夏令营中的较量》就像一根导火索,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

  分歧中的共识:对孩子我们没有成见

  提起1993年、1994年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的讨论,不得不提另一篇曾有读者认为是“护短”的文章,虽然作者表示初衷只是探寻新闻的真实性。

  1994年2月,时任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的何平平应邀参加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一个活动。活动间隙,大家闲聊,谈起了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夏令营,一个相关负责同志就说,事实不全像孙云晓写的那样。

  出于职业记者的敏感,何平平立刻感到有必要弄清楚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孩子们的表现究竟怎样。就这样,何平平和同事连着采访了不少当事人。何平平认为,在夏令营中,中日孩子只是互有长短,而如果按孙云晓文章的方式,只片面地写中国孩子强于日本孩子的表现,也完全可以得出“中国孩子打败日本孩子”的结论。而中国孩子的闪光点,在《夏令营中的较量》文中并没有体现,那么即使孙云晓写的具体事实是有根据的,但在何平平看来“文章整体是失实的”。并且让读者认为中国孩子很不争气,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版,在头版整版刊出了这篇文章。稿件的标题是《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这篇稿件引起的轩然大波,不亚于引爆了一枚地雷。

  “果然是一整版如大字报一样的文章。”这是孙云晓的第一反应。孙云晓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夏令营中的较量》被认为是杜撰的,那岂不是说孙云晓欺骗了全国的读者?

  孙云晓对于自己文章的真实性是充满自信的。他与自己的采访对象之一,当时的中方领队曹东新核实了相关事实,确认了主要事实都是有依据的。更为重要的是,孙云晓认为,《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的最大价值恰恰在于对教育危机整体上和本质上的准确把握,否则不可能得到广大专家学者和父母教师的强烈认同。

  孙云晓马上开始准备写一篇文章反击。3月16日《并非杜撰 也并非神话——〈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刊发在中国教育报上。

  讨论中,双方作者都表示,对对方作者本人并没有成见,也没有宿怨,只是对新闻事件的探讨。何平平出于职业新闻人的习惯,希望同时也能展示事实的另一面,不希望展示的是“被裁减的事实”,而且认为新闻应该用事实说话,没有必要拔高和引申,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让孩子们快活的夏令营,甚至是分离时大家抱头痛哭的夏令营,最后上升到中国和日本将来谁打败谁的政治性主题。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的民族心理不够强大。“当我们的民族心理强大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老盯着要和人家比个高下,要分出谁输谁赢,我们期待着自己用开放的心态迎接未来。”何平平说。

  而孙云晓则说,《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并未得出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结论,他只是出于长久以来对民族未来隐患的担心,略去了其他的事实,只选取了最能反映隐患的实例,目的是敲响警钟。

  尽管孙云晓和何平平在教育观念和事实细节上有分歧,但也有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就体现在怎么看待孩子的问题上。双方都认为,问题不在孩子在社会。孙云晓说:“孩子们是可爱的,我对他们没有成见。孩子出现的弱点,板子是打在社会身上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