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的“高考”

辛亥革命网 2014-07-16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不仅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和孩子的心,也备受国人的瞩目。每逢这个时节,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会不约而

民国年间的“高考”现场

  中国大规模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的大学是如何招生的?民国年间的高考与今天相比又有什么异同呢?

  初期大都是自主招生

  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大都是各校单独招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权,招考计划、招考试题、录取分数等都是自己说了算,这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当时从全国来看,北平大学比较集中,有十几所大学,还有一些专门学校,比较出名的除北大、清华外,还有朝阳大学、中国大学、郁文大学、平民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等。但这些学校良莠不齐,有的大学没有教授,也没有学生,只要缴足了四年学费,就发给毕业证书;有的有校舍,有教授,也有学生,但水平马马虎虎,学生混上几年,拿张文凭一走了之;最有名的当然是北大和清华了,燕京大学也很好,但它是一所教会学校,收费高,家境一般的学生不敢问津。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来北平报考的学生特别多,连偏远的云南、贵州也不例外。

  来北平的学生们没有不报考北大和清华的,即使水平一般也要试试。但录取名额极少,在五六千人中,清华只收大约两百人,北大更少。各大学为了学生考试方便,有意将考试日期错开,不让考生们顾此失彼。有的大学一个暑假还考好几次,譬如北平的朝阳大学,第一次录取极为严格,只有寥寥数人入选;以后在各校招考空隙中再招几次;最后在所有大学都考完后,又举行一次考试,凡是来考的学生基本一网打尽。据说朝阳大学这样做是为了盈利,当时高考报名费每人大洋三元,几千学生报名,是个不小的数目,再加上学生入学后不菲的学费,朝阳大学真可谓是“机关算尽”了。

  后来大名鼎鼎的季羡林1930年“进京赶考”,他只报了北大和清华。据他回忆,清华的试题很平常,没有留下什么记忆,但北大的却很有特色,季羡林在《北京记忆》一书中这样写道:“首先是国文题就令人望而生畏,题目是‘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评论之’。又要‘分析’,又要‘评论之’,这究竟要考学生什么呢?我哪里懂什么‘科学方法’,幸而在高中读过一年逻辑,遂将逻辑的内容拼拼凑凑,写成了一篇答卷,洋洋洒洒,颇有一点神气。北大英文考试也有特点,每年必出一首旧诗词,令考生译成英文。那一年出的是‘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所有的科目都考完以后,又忽然临时加了一场英文dictation。一个人在上面念,让考生整个记录下来。这玩意我们山东可没有搞,我因为英文单词记得多,整个故事我听得懂,大概是英文《伊索寓言》一类书籍抄来的一个罢。总起来,我都写了下来,仓皇中把suffer写成了safer。”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