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黎园”情(2)
辛亥革命网 2013-11-22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秦友莲 查看:
黎明高中的爱国、民主、革命精神又一次刺痛了国民党当局。1934年黎明高中被宣布取缔,同时被取缔的平民中学也是一所富有民主革命思想的学校,是由苏秋涛先生资助于1930年创办并任校长的。伍禅(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曾任该校教务主任。
黎明高中被封后,秦望山没有屈服,经过反复交涉,他争回校董事长财产权,利用黎明高中的部分财产办起卓然小学,同时将另一部分财产拨给停办的平民中学,改办民生农校。二校取名目的,一为了纪念许卓然,二表达他追随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决心。国民党主席林森在给林葭藩的信中提到办教育要脚踏实地,并称赞在这方面“秦望山先生已为先”。所以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泉州五所有影响的学校,秦望山均为创办人之一,并亲任董事长。这五所学校为泉州培养了许多人才,后来又成为黎明学园开办的重要力量。
1947年,因为厌恶蒋介石发动的内战,秦望山辞去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职务,开始致力于福建经济的建设,组建了福建建设公司和福建水利建设公司。而此时的梁披云已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他们俩不期而遇时再一次谈起教育,谈起黎明高中,并萌发了复办黎明的念头,但是全面爆发的内战使他们这一美好愿望彻底破灭了。
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谈话在有意无意间悄悄植入了一个年轻人的心,那就是秦望山的儿子秦长江。
③“应有撑天拔地才”
受父亲爱国革命思想的影响,此时的秦长江已是党的地下工作者,1948年7月他前往台湾农学院读大学,并接受党组织委派在台湾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4月,国民党对台湾的共产党地下组织进行大清洗,秦长江等身份暴露遭到通缉与追捕,在党组织安排下他们安全转移回泉州。
回到泉州后,秦长江继续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此时他才发现第一次宣誓入党时竟没有为他做好填表登记手续,1949年7月他再次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里他的父亲秦望山却因为策动闽南与闽西起义而受到国民党特务毛森的追捕避往香港。
1957年1月,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秦望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并当上了福建省政协常委和民革福建省委常委。据秦长江回忆,他每次从泉州来福州看望父亲时都或多或少地会谈到黎明高中等校的人与事,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感悟到了父亲对黎明诸校依然一往情深。
“文革”期间,秦长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拘留审查,关入晋江看守所。1977年正式平反回到学校工作。1980年中,在泉州市政协召开的座谈会上,秦长江听到地方史专家王连茂的专题发言,称赞黎明高中在泉州的教育发展史上是一面旗帜。他将此消息迅速传达给他所联系的原黎明高中等五校的师生,提出想复办黎明的愿望。许多人鼓励他:“你是秦望山的儿子,你不来牵头,谁来牵头!”得到共识后,秦长江立刻给远在澳门的梁披云写信:“我已50多岁了,趁现在还有些精力,想把先人的事业恢复起来。我父亲已去世,幸好您还在,希望您能出面支持这项事业,否则我们将无颜面对先人……”梁披云收到信后十分激动,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他特意找到准备回泉州探亲的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李昆良先生,请他与秦长江商议此事。李昆良原是黎明高中的学生,后来任卓然小学校长,见到秦长江后他转达了梁老的意见,接着又担心地说:“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你把这五所学校搞在一起不怕人家说你搞复辟,再来一个运动你就完了。”秦长江幽默地说,“极左路线早被关进铁笼子里,我有什么好怕!”
1980年12月13日,由秦长江起草,赵祖培等7位发起人签名的“倡办泉州黎明学园申请书” 送到了晋江地区教育局。申请书中写道:“教育是建设‘四化’的基础,举国上下莫不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这些白发老人革命意志未衰,爱国热情尚旺,拟发动……倡办黎明学园。”3个月后,晋江地区教育局就作出批复,同意创办黎明学园,性质为民办补习学校。消息传来,这群白发老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春风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1981年4月8日,黎明学园董事会成立,巴金为名誉董事长,梁披云为董事长,秦长江为常务董事。为了刻制巴金的图章,巴金特意从上海寄来他手写的十几个“巴金”字样供选择刻印之用。梁披云专程前来参加成立大会。他刚刚下遢泉州华侨饭店立即叫人找来纸墨,题诗一首赠予秦长江,赞扬他在复办黎明中所做的努力:
万壑千岩逶迤开,云层纵目荡胸怀。
深山大泽多奇光,应有撑天拔地才。
从此,秦长江将他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黎明学园的办学工作中。他非常兴奋,因为这样一所普通民办补习学校竟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层人士的重视,海内外的众多媒体做了详细报道,泉州市13位市人大代表,41位市政协委员联名呈送议案、提案帮助黎明学园收回旧校址,解决学园建校基地问题。
1984年3月,时任泉州市市长的张毓秀提出改办黎明学园为黎明大学的设想,并亲任筹备组组长,奔赴上海、江苏等地考察,拜访教育界名流,提出升级方案。1984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黎明学园基础上创办黎明职业大学。黎明学园迎来了新的曙光。
为了帮助解决校址问题,1987年,已是泉州鲤城区政协副主席、泉州黎明大学副校长的秦长江说服家人,将经过福建省政协、福建省委统战部帮助落实政策归还秦家的秦氏公馆,含占地1667平方米的宅基地一同捐赠给黎明职业大学。他说:“父亲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捐出祖业用于办学,我们今天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