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堂孕育无数风流人物

辛亥革命网 2012-03-21 00:00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张文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杭州这片热土上,在百年前的那场动荡中,有3所学校,奇迹般地出现并培养了一批日后叱咤政界、文化界的人物。 ,新式学堂孕育无数风流人
 

  在杭州这片热土上,在百年前的那场动荡中,有3所学校,奇迹般地出现并培养了一批日后叱咤政界、文化界的人物。

  新文化运动中浙江潮的主力,也正是他们。

  这3所学校,就是求是书院、蚕学馆以及养正书塾。

  这3所学校,培养出了许寿裳、蒋百器、陈独秀、邵飘萍、蒋梦麟、史量才、夏衍、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潘天寿……

  杭州太守创办求是学堂

  1896年,也就是“公车上书”后第二年,林启调任杭州太守。

  颇具教育理念的林启,很不满杭州已有书院那种“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的浮夸。为了革新的需要,这位杭州的父母官,大胆决定在自己的地盘上,筹建新式学堂。

  当地一些士绅,维新派官吏、浙江巡抚廖寿丰对此很是赞成。

  有了他们的支持,林启利用当时被查封的普慈寺作校址,于1897年在杭州创办了“兼课中西实学”的求是书院。

  这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式高等学校,比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还早一年,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更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所大学。

  林启希望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人才,借助这些年轻人,多少能改变一点国家的命运。

  有期望,要求自然高。第一期招生考试,林启亲自出题阅卷,特邀有维新思想的文学大师宋恕(宋平子)教国文,聘请美国人Dr.E.L.Mattox博士(中文名王令赓)为总教习(教务长),延请英、美、日等外籍学者来校任教,各科教授都由海内名家、一流学者担任。

  在林启的打造下,书院朝着他理想中的轨迹发展,强调培养人才、讲求实学为第一要义;提倡洋为中用,仿照西方新学制。

  书院购置了教学仪器和图书,并授英、德、日等外文,数、理、化、博物等现代科学课程,还开设造船、种植、矿物、制造等技术科目,成为当时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场所。

  曾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的邵裴子认为,求是书院“为浙江革命思想重要源泉之一”,是“本省及全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之一部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