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黑板与粉笔的变奏曲(2)

辛亥革命网 2011-10-06 00:00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郭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们无意概述建国60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每一点发展,也不能尽现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种种辉煌,我们只想把目光投向坐满学生的教室,捕捉那


  60年,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60年,给一个国家的教育带来了什么?在历史长河中,6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对我们每个人来说,60年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

  我们无意概述建国60年来中国教育事业的每一点发展,也不能尽现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种种辉煌,我们只想把目光投向坐满学生的教室,捕捉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从传统的私塾式教育,到学习西方的课堂式教学,从一块黑板、一盒粉笔的讲授式教育,到人手一台电脑、与互联网相连的互动式学习,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疑,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用上幻灯机

  一块黑板、一盒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被一台幻灯机打破了。

  这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初,远不止60年前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浙江嘉兴举办的千字课教学试验中,首次使用了幻灯机进行教学,揭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序幕。从此,中国就一直沿用“电化教育”这个词,用以形容那些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部科学普及局专门设立了电化教育处,负责领导全国的教育技术工作。到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各地开始建立电化教育馆,利用电影、幻灯、录音、唱片、扩音等电子设备和技术辅助教学,开展电化教育。1959年,上海外语学院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电教大楼,楼内就有个人听音室、电影放映厅、电影教室和语言实验室。

  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市电化教育馆是我国最早的电教馆之一。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张虹波告诉记者,那时制作和放映教学电影是相当奢侈的事情,录音机还是德国进口的电子管钢丝录音机。当时,全北京市只有电教馆有一套这种录音机设备,主要用于外语教学,想用录音机的学校需要提前跟电教馆预约,到了预约的时间,电教馆的老师就带着录音机去学校里放。

  在今天看来只是手指一摁的事儿,那时候可算是一件大事。 那个年代,人们记忆中的课堂仍然是这样的场景: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本教材。黑板写满了,就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坐在前排的同学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一层白白的粉笔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一听到传达室老大爷手摇的下课铃声,大家就蹦跳着涌出教室。

  可以说,从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6年,中国电化教育才刚刚起步。文革期间,电化教育工作停滞不前,有些地方甚至在倒退,电化教育还无法真正广泛应用到课堂中。

  网络连接小课堂与大世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教育信息化也迎来了明媚的春天,迎来了快速发展的30年。

  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随后,教育界步入了利用现代化手段发展教育事业的新征程。

  这个阶段,录音机、投影机、幻灯机等基本电子教学设备逐渐走进各地校园。课堂不再只是三尺讲台上的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们也第一次尝到电化教育的新鲜。

  “至今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在电教室使用幻灯片授课的情景,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觉得很新奇很有趣。”北京市退休教师周女士告诉记者。老式幻灯机有用煤油灯的,有用汽灯的,有用电池的。幻灯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成为当时一种非常时髦的上课方式。

  1979年,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方毅将他出访美国时带回来的一台家用电脑转赠给了北京景山学校,这是景山学校的第一台计算机。今天看来,这也许是全国中小学中最早拥有的计算机,北京景山学校也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教学、最早建立校园网的学校之一。

  由于受到技术和内容的限制,景山学校的校园网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但它毕竟在连接小课堂与大世界之间迈开了第一步。 据统计,到1985年底,全国约95%的区县都建立了电教机构,800多所高等院校及众多中小学都先后建立了电教中心与电教室。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电化设备的数量大幅增加,录音机等教学设备逐渐变成了教师人手一台,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租借了。一起走进课堂的还有电视机、计算机、投影仪等,拥有电化设备也不再是城市学生的特权,农村也开始有了电化设备的影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