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教育改革多典范(2)

辛亥革命网 2011-10-04 00:00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王静 何剑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5年,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预兆了日后教育制度的大变革。辛亥革命前后,广州率先进行教育改革,时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成为全省甚

  新学年新增近千私立学校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1921年陈炯明主粤时期,为确保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开始实行小学6年免费义务教育。规定“本省人民无分男女,由满七周岁起(7—12岁),皆有受六年教育之义务” 。除此之外,陈炯明曾采取扩建和新建国民小学,逐年增加班数,增拨教育经费,发动和鼓励私人办学等办法来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州一地,1921年新学年开始,就创办了私立学校近千间。

  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全国中等教学改革的缩影

  李次岩是广雅中学67届校友,曾参与广雅中学历史的整理工作。据李次岩介绍,辛亥革命前,广雅书院与湖北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上海的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并名“全国四大书院”,规模比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还大。

  辛亥后广雅“降级”为中学

  1902年,广雅书院改为两广大学堂,成为广东唯一改为大学堂的书院。1905年废除科举后,于次年改为广东省高等学堂,并于1911年设置两个班的附属中学。李次岩说,“广雅著名校友,中国共产党员杨匏安便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入读广东省高等学堂附属中学,他切实经历了广雅中学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变化”。

  辛亥革命后,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废学堂,建学校”的要求下,广东高等学堂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李次岩说,“原本一个大学堂‘降级’为中等教育学校,这也让省立一中一下子成为中等教育的领头羊,特别是在执行教学改革上,省一中的教学变革是当时广东甚至全国中等教学变革的一个缩影”。

  据记载,科目上,省一中的科目从原来的以国学、英文、数学三科为主,改变为十五门学科(国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法制、经济、修身、绘画、乐歌、手工、体操)。

  制度上,坚持原有的日记制,创新施行班主任制、晨操制、科主任制和教时学分制。李次岩说,“‘广雅日记’是从原广雅书院继承下来并发扬,要求学生每晚撰写日记由老师点评,好的日记校长还会亲自点评并向全校公开学习。晨操制则是每日早上集中由班主任进行5分钟讲话,然后集体做软体操”。

  班主任制学分制延用至今

  据李次岩介绍,1928年到1929年国学大师梁漱溟任省立一中校长期间,还创立校务委员会,学校的管理从原有的学校校长负责制向校长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转变,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独树一帜。

  李次岩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全国范围内像省立一中如此坚持施行教育变革的为数不多。当时的省立一中已具有现代中学的雏形,是近代中等教育模式的开创者,不少制度如班主任制、科主任制和教时学分制等,延续到现在的中学、甚至大学仍在施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