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小学教科书的民主政治启蒙意义(7)

辛亥革命网 2011-04-21 00:00 来源:教育学报 第6卷 第1期 作者:石鸥 吴小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教科书不但是知识传播的工具,还是思想启蒙的利器。伴随着新式教育发展,从会学校、洋务学堂教科书中最早出现民主政治零星思想开始,清

  [14]申报,19120223 

  [15]中华教育界,1913,2(9) 

  [16]教育杂志,1912,4(1) 

  [17]庄适,吴研因,沈圻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等小学):第二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3月初版,1923年15版,版权页

  [18]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高等小学校学生用):第二册[M] 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6月初版、1922年10月47版

  [19]樊柄清,庄俞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高等小学)秋季始业:第一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2月初版,1916年45版,第1页,第1课

  [20]范源廉,沈颐新制单级国文教科书(国民学校):甲编8册[M] 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8月印刷,1914年8月发行,1917年8月14版,第20页,第三十六课

  [21]戴维·赫尔德 民主的模式[M] 燕继荣,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80 

  [22]詹姆斯·布赖斯 现代民治政体[M] 张慰慈,等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3]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 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 马殿君,等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17 

  [24]沈颐,戴克敦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初等小学):春季始业第八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6月初版,1913年3月59版,第7页 十一课

  [25]郭成爽,汪涛,何振武,缪徽麟新制中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五册[M] 1913年2月初版,1913年3月4版,第3-4页,第三课

  [26]郭成爽,汪涛,何振武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高等小学第2册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7版,第21页

  [27]戴克敦,沈颐,陆费逵新制中华修身教科书:高等小学第6册[M] 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8版,第9页

  [28]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J]教育杂志,1912,3(11) 

  [29]沈颐,戴克敦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初等小学第8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59版

  [30]戴克敦,沈颐,陆费逵(订正)新制中华修身教科书(高等小学秋季始业):第九册[M] 上海:中华书局,版权页(无出版时间),第七页,第九课

  [31]庄俞,沈颐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等小学春季始业):第8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6月初版,1913年3月62版,第24-25页,第三十六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