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言萃之二:思想与社会

辛亥革命网 2017-04-12 11:02 来源:中山统战 作者:孙中山 查看:

国民党之主义维何?即孙先生所提倡之三民主义是己。本此主义以立政纲,吾人以为救国之道。

  1、思想总论

  三民主义,我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陆军军官学校训词》(1924年6月16日)

《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300页

  国民党之主义维何?即孙先生所提倡之三民主义是己。本此主义以立政纲,吾人以为救国之道。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23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l18页

  中国革命的道理,就是革命党平日主张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便是民国的精神。

《在桂林军政学士七十六团体欢迎会的演说》(1921年12月7日)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页

  2、三民主义

  (甲)民族主义: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

  (乙)民权主义:谋直接民权之实现与完成男女平等之全民政治,人民有左列各权:

  (一)选举权;

  (二)创制权;

  (三)复决权,

  (四)罢免权;

  (丙)民生主义,防止劳资阶级之不平,求社会经济之调节。以全民之资力,开发全民之富,其大要施如左:

  (一)国营实业:凡国中大规模之实业属于全民,由政府经营管理之;

  (二)平均地权:由国家规定土地法,使用土地法及地价税法,以谋地权之平均;

  (三)改革贷币:革新货币制度,以谋国内经济之进步。

《中国国民党党纲》(1923年1月1日)

《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4页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民报>发刊词》(1905年10月20日)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88页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因为民族主义是提倡国家自由的。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此外还有博爱的口号,这个名词的原文是“兄弟”的意思,和中国“同胞”两个字是一样解法,普通译成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二讲》(1924年3月16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83页

  吾人今日欲改造新国家,当实行三民主义。

《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的演说》(1922年1月4日)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56页

  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1924年8月10日)

《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94页

  本党的三民主义,便是无形中改造人民思想的。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的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的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项主义的意思,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族人民手内;一国的政令,都是由人民所出;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

《在广州对国民党员的演说》(1923年12月30日)

《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572页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即近代所谓之国为民有,国为民治,国为民享之真精神也。盖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决不能为非中国人所宰制。人为万物之灵,知识之高下,身体之强弱,虽有不同,原无阶级之不平等,何容受他人不平等之待遇?且“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简而言之,即民为国主,主安即国治,何能容强权家行乱国之政治,酿成亡省、亡国之痛苦?国家物产,国家富利,乃半为国家天然之美丽,半为国民工作之材料,衣、食、住生活所赖,何能容他人无理之强夺?则无论何种国民,生于何国,皆当有其国,治其国,享其国,而成为独立、自由之国民,此乃天经地义,责无旁贷者也。

《在广西阳朔人民欢迎会的演说》(1921年11月29日)

《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636页

  近世以来,革命思潮,磅礴于欧,渐渍于美,波荡于东亚。所谓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乃由磨砻而愈进于光明,由增益而愈趋于完美。此世界所同,而非一隅所能外者。我国当此,亦不能不激励奋发,于革命史上开一新纪元矣,

《中国国民党宣言》(1923年1月1日)

《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1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