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进士到博士的学者柯劭忞(6)

辛亥革命网 2011-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柯劭忞尽管是晚清身居高位的京官,但还是颇有正义感的爱国者,对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罪行气愤万分,一贯主张同帝国主义和清廷投降派进行坚

  (3)1927年12月,“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成立,确定由柯劭忞任总裁,以日本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为经费,先行纂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研究所《暂行细则》记载,“该项工作分两层进行:一、搜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失载各书;二、搜集乾隆以后至宣统末年名人著作,今人生存者不录。”又规定:“各研究员所拟的著录书目须注明卷数、已刊、末刊及刊本之种类,提交全体研究员开会决定后,再由研究员分别纂拟。”参加这项工作的我国研究员有:柯劭忞、王照、贾思绂、胡敦復、王式通等十七人。拟定书目的工作从1928年开始,至1931年6月结束,共拟出书目27000余种。此后续有增补。《提要》的撰写工作从1931年开始,至1942年基本结束,共撰成提要稿32960余篇。根据档案及现存原稿统计,参加撰稿工作的共七十一名学者。柯劭忞及其二子柯昌泗、柯昌济均在其中。柯昌泗(1899-1952)字燕舲,号谧斋。曾任察哈尔省政府教育厅长。抗战后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著有《后汉书校注》、《三国志集释》、《山左访碑录校补》、《朔方刍议》、《瓦当文录》等。次子柯昌济(1902年生,)字莼卿、也作莼卿,号息庵。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参加考古学会。抗战前后,任古学院研究员。著有《殷虚书契补释》(1921自刊)《金文分域编》、《桦华阁集古录跋尾》等。是书由柯劭忞撰写提要186篇。开篇是《经部•易类》,柯劭忞自撰《易类》提要百余篇,占该类条目半数以上。收有王夫之、郝懿行、丁宴、金榜、汪师韩、全祖望、张惠言、惠栋、焦循、阮元、李富孙、孙星衍、黄式三、张澍、方申、刘毓崧、俞樾、端木国瑚等人著作;另有翟云升、邢澍、冯登腐、武亿、吴玉搢、法伟堂、谢启昆、毕沅、洪颐煊、翁方纲、、王象之、刘球、李调元、李佐贤、许瀚等人的金石类;和姜宸英、何焯、李文藻、王绍周、王葆崇、许鸿磐、孙玉庭、章梫、郭恩孚、于祉、李图、周馥、胡峄阳、于宝之等人的题跋诗文类。柯劭忞撰写提要颇有独到之处。简明扼要,多有精辟论断。如“〈〈澹园诗续稿〉〉二卷(民国刊本。清于祉撰。祉字燕受,山东潍县人,澹园其别号也。道咸间,以诸生隐居教授,终于乡,自序。掖县李图谓其诗沈著之作,盖祉诗多寓情淡泊,自抒所得,非以沈著尽之。……”所撰“《澹园古文选》二卷(清刊本),清于祉撰。祉以诗有闻青土,文词非其所长也。行文如其诗,不事雕琢,归乎自得,而才不足以称之。间发理学之论。如座右铭、太极图说等篇,大抵不出宋儒余论,其笔札游记,较为情思真挚,但不免于陋,乡巷授读,白屋穷年,其文固宜如是也。”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经部•春秋类》曾录柯氏所著《春秋谷梁传注》一书,由杨钟羲撰提要略云:是书十五卷(民国十六年排印本)。“谷梁一家之学,师说久湮。范武子集解,多袭杜元凯、何邵公之说。钟文丞补注,汲取唐宋以后诸家,破坏传义。劭忞就刘向、郑康成之遗文,用公羊徐疏,引宋君春秋注,所谓九旨者,为谷梁之义例。一曰诗,二曰月,三曰日,四曰天王,五曰天子,六曰王,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以九旨为全书纲领。正文字说解之讹,通传文二事相比,释此事而证以彼事,因此事通释彼事之例。同一事,有发传,不发传,前后发传之别。日月卒葬,又有处处发传,不嫌重复者,参证疏通,为注十五卷。”列举许多事例之后又云:“劭忞谓亲交善邻,谋国之大者,树怨于一国,且不可,况众其敌乎。僖二十有四年,天王出居于郑,谓何以母得废之,臣下得以母之言,后世篡弑之徒,多假母后之命以废其君,休实为作俑,经意不如是也。此则有为而发。”说明柯劭忞著此书是有其政治用意的,借古喻今,以注经史,发人深省。柯氏此书是在其去世后而被收录入《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的。编书《暂行细则》曾规定“今人生存者不录”。《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继清代乾隆年间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于1931年7月至1945年7月,由我国经学、史学、文学、文字学、目录学、方志学、敦煌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的又一部大型书目提要工具书,共收入古籍三万余种。这两部书目提要基本反映了我国从古代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存世书籍的概况,是学者必备的参考用书。是书至1938年底,已撰成提要20319篇,其中经部3878篇,史部8363篇,子部5082篇,集部2996篇。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经费困难,提要撰写工作基本上停止,1949年后,此项工作才逐渐恢复,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负责整理,于1993年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此书的经部,印行2500册。此后,改由齐鲁书社据199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本全部影印,于1996年12月出版。第一版刊行300套。从1925年10月策划编纂是书之日起,至刊行为止,经历68个春秋,当初的七十一位撰稿者,大都已经作古,惜未及见到自己艰辛劳动而取得的学术成果。柯劭忞就是其中之一。当然,柯劭忞为编纂是书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抹煞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