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孙中山先生聘用的德人单维廉(2)
辛亥革命网 2011-11-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维廉·路易·单(Wilhelm Ludwig Schrameir)为单维廉之全名,1859年10月2日生于德国爱森(Essen)。单氏1918年所写《外交部与国外代表——改革与建议》小册中,有两页述及小毕兴之来函,可以证明。时为1897年11月14日。德国对当地居民之布告,更已于数月前由北平德使馆备妥,并附有中文,其中有句云:“占领期间,非经德总督之许可,禁止任何财产之转移。”占领军原拟大量收购青岛土地,苦无财源及办事人员,准将由吴淞驶往青岛时,曾与北平使馆二等翻译官克芮伯(Emil Krebs)及礼和洋行职员施密特(Karl Schmidt)两人谈及购地计划,二人均通汉文,咸认为一时难筹巨款收购全部土地。乃于1897年11月末决定,暂定一优先购地法,以免他国人士竞先收购或地主任意索价,更防地主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之暴涨地价。因此德外交部亦出面电令上海总领事司徒白Stubel及翻译官单维廉二人暂时前往青岛占领军处服务。于是二人乃于11月27日启程,12月1日到青岛。清军章将军衙门已于11月14日迁出,于是占用为德占领军之办事处。单维廉亦设其办公室于此,不料竟一住8年。青岛总督府新屋则于1906年4月8日落成。
(三)单氏在青岛之最早工作,根据单氏报告大致如下:“吾人面临最紧急之问题有二,第一为了解当地土地情形,土地所有权问题,以及面积大小等等,以及寻求实用的,不违反中国居民法律观念之办法,以取得优先购买权。为彻底了解与沟通,首先必须和各地方之长老,以及附近村里之中国主管官员,分别洽谈。并查阅当地税据,求得各地私产公平可行之税率与地价。因数百年以来,中国官厅从未参预民间土地转移之价格也。最大困难独在举世所无之中国农民所有土地之零碎与分散,往往仅长二三十米,宽数米,而梯田则更随地形山坡,弯曲狭小而不规则,或前有溪涧,有坎有堤,更或在陡坡上填成坡地,变为耕田,凡可利用耕种者,积数百年之辛劳,形如花园片片,出人想象。”为取得优先购买权,德占领军所采取的办法即由德海军司令与地主一一订立契约。按此契约,地主今后只准售地给德国海军司令或其接任者,即指德国政府,而不准售给他人。地主受此约束,德海军司令付给地主一项一次之补偿费,其金额为每年应交地税额之两倍。
单氏在报告中写道:“购地交涉,均由司徒白博士及余与地主在当地面谈,执行此项任务虽然辛若,亦有不便之处,且有些农民不易说服而须费很大的耐心,但此项工作仍不缺吸引力。晚间查对中国税簿及准备地主签字用之副本,翌晨天亮即冒着12月间风寒外出,以便与地主交涉。因此吾人对于村民及农地,日渐深入了解。吾人到过之地区远超过占领军之驻地青岛,经常在未走下胶州湾腹地平原之前停留在东营之小丘欣赏景色。前面的一大平原,田亩纵横有如棋盘,其左为胶州湾水面,岸滩平坦,为德军计划之建港及船坞的目的地;其右则为平原边界,即峰山锯形之山坡,远远望去,山顶高不可攀。”
“吾人每到一村,村长即守候于村口,然后被导至村尾一小屋中展开商谈。空屋甚小,更堆有不少空棺材,以供村民不时之需,此外仅备有方桌及条凳供商谈用。另设一桌,为一账房专用,由一位中国账房在桌上准备一堆堆中国铜币以支付地主之补偿费。此外,围聚之村民均在一旁倾听双方交谈,不出一声,且和谐地观望商谈。由此可知德海军司令与中国地主之间的商谈是公开的。”“参加协商者,尚有张清运君,吾人称之为吉姆。张君曾于1869至1872年间,协助地质及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旅行中国各地,颇为得力。取得此项土地优先购买权利全部费计3000马克又少许(所购之地数字未载)。”
由于单氏购地之成功,使海军准将D君曾执意劝说其放弃上海总领事馆职位,转到青岛办理文官行政工作。单氏似愿意,并未拒绝,甚至于1898年1月以私费购买土地一块。当时以私人身份尚不能购地,很多(德)商人很想买地,但仍不能如愿。单氏此举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虽然他的地块不在德军所计划的城市和港口之范围内,而位于其东。单氏有眼光选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位于山丘的南坡,且距离东亚的一个美丽的沙滩仅数米远,这就是著名的青岛海水浴场,至今仍然存在。营区的驻军立刻将该海湾命名为“克拉拉海湾”,将其后之山丘命名为“克拉拉山”,均用单妻之名,因单妻于1898年4月5日为抵达青岛的第一位欧洲女性。
海军准将D君于1898年1月10日向柏林报告中称:“翻译官单维廉博士终于为建造私人住宅,在青岛海湾东方,购买土地一块,对此土地亦适用同样之规定,即地主有义务以原价退让该土地给(德)政府。最后我对单氏之工作成就,不得不予以赞扬。他以特殊的技巧和热忱办妥优先购买之交涉事项,并对其他行政有关之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贡献。由其自费在青岛购地建造住宅一事,具见对于青岛今后之开发,实有理想及信心。而为青岛前途开发计,更需要此等人才,以故如能长留青岛工作,实为最理想之人才。况今后地册之整理以及土地继续之收购仍仗单君之专才。单氏之贡献值得给以表扬。本人在此所以没有直接提出此项申请,是因为总领事司徒白已表示,他愿替单氏争取副领事之任命。” 司徒白与单君均于1898年1月29日专返上海,司徒白仍返原任,单君则于停留一周后再赴青岛继续其洽购土地工作,他现在担任主任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