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家成方志学家的林传甲(3)
辛亥革命网 2011-10-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在黑龙江,林传甲专心教育,也是最早创办学堂的人之一。尽管黑龙江地处边疆,夙以武功着于世,当时“江省地处边陲,尚骑射而轻文学,风气锢塞,输导颇难”, 至清末改行省,始兴文教。而林传甲仍不遗余力,“多方劝谕,创办学校,发展教育”。 林传甲在黑龙江10余年, 尽心创办各类各级学校,聘请教员、考试学生、采购图书标本仪器,无不殚精竭力。他对“因贫退学者”,“给资供食”;光绪末年,其妻祝宗粱创办黑龙江幼女学堂。祖籍河南固始人,蒙古族。出身于士族之家,著名教育家、诗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随林传甲赴日本考察政治、教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林传甲自广西到黑龙江任黑龙江学务处提调,办学。她亦随行至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 黑龙江当时无女学,祝宗梁为了办女学,“赁(齐齐哈尔)城北茅屋数椽”。虽然开始学生很少,这个女学起初以家塾形式给劝导来的三名女学生上课。她也是“雨雪载途往来,教授未曾辍”。不久,在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支持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办第一幼女学校,学生二十名,这是黑龙江省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女子学校。创办五年后,学生增加到二百六十人,除本省外,还有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新疆、蒙古等地慕名而来的学生。为解决办学经费之不足,祝宗梁把自家房屋、财物用以办学。同时上书省议会,建议移风易俗节约办婚事,把当时规定收缴的婚书税作为办女学专款,其义举感动了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亦拍卖嫁女妆奁用来办学。祝宗梁办学注重师资,亲自聘请教员,并创办“女小学教员讲习所”及“女子职业学校”,亲自授课。她首创幼女学堂并亲任教习,又促使省城齐齐哈尔建办女子两等小学堂并亲任校长,同时捐赠该校黑板、书籍等教学用品。为发展女子教育,民国元年(1912年)又设立女子教员讲习所,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还联合省城回民创办清真女子小学。祝宗梁到黑龙江后,相继创办女子初等、师范、中等教育,影响并带动全省女子教育的发展。她还编写《女子历史》教材,选学生作文百篇编辑《龙江女学文范》,逐篇加上评语,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她还编写《劝学歌》、《上学歌》、《讲堂规则歌》、《私塾改良歌》、《学堂号令歌》和《幼女学校歌》等,亲自教唱,对学生进行爱学习、守纪律、不怕苦、图自立的教育。黑龙江省的女学,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渐具规模。民国5年(1916年),林传甲因病辞职,祝宗梁随其赴京。后又去察哈尔(今属内蒙古),创办、开发蒙古族教育。纂有《中国女子历史》240课、《龙江女学文范》,另有古体诗数首传世。
他们夫妇不避嫌怨,不辞劳瘁,多方劝谕,且亲自授课,精心辅导,酷暑严冬,往来教学,终年不辍,对于困难学生还酌予补助。经过惨淡经营,使这所全省最早兴办起来的女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由于他“近十年来,息影龙江,壹意教育”,所以,到“宣统之季,男女生至三万人,传甲力也”。迄民国初年,省城已办起第一师范、第一中学、满蒙师范、第一女子师范、第一甲种农业学校,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政法专门学校,铁路肄学社、第一女子中学以及女师附小,中附小、师范附属两级小学。不少曾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后来大都成了黑龙江教育界的骨干。对因为贫困而退学者,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采购图书标本仪器等,无不殚精竭力。他还创办黑龙江教育成绩展览会,创办通俗教育社,开办最早的讲演、音乐、体育、讲习班,积极改良旧戏曲、旧年画,为黑龙江近代教育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