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几许 烽火连天读书声(4)

辛亥革命网 2021-05-22 08:5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宁翔 查看:

在槐庭,有了一种穿越般的幻觉,仿佛听到当年的学子、今天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说这里发生了什么、那里发生了什么,似乎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以前接受的是旧式教育,在这里接受了新式教育,所以对我一生影响特别深远。”袁文赋老人说,80多年前在王家大屋秋瑾故居读书的场景涌上心头,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那么清楚、真切。“那时吃的是糙米、小菜,点的是桐油灯,床铺上臭虫成群,也没有什么文娱活动,但大家过得很愉快。物质条件虽极为艰苦,但是老师认真教学,学生勤奋读书都很认真,从无旷课、迟到的现象。每次全省初中毕业会考或全县中学生运动大会,学校总是名列前茅。”

  汪云裳老人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他从1941年到1944年,在这所学校读了三年初中,当时学校由于湘潭城里的校舍被日寇炸毁,随学校搬到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槐庭”继续上课。在老人的印象中,迁到秋瑾故居后,学生在学习方面也是极为认真的。他们的课桌是从湘潭老校区运来的,没有床,学生睡在楼板上,但每人的被子都叠得整整齐齐,晚上十点睡觉铃一响,就洗漱睡觉,没有人讲话。清晨五点半“起床号”一响,就起床集合早操,然后读语文或英语。每天,七点半早餐,八点上课,午饭后休息,下午二时上课,尔后课外活动,晚上再自习两小时,这就是一天的学习生活。

  回忆到这,汪云裳老人的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笑容,老人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学校训导主任陶叔瑜是一个大肚子,人未见到就看见他的大肚子。为人慈祥、和善、可亲、从不骂人,他本来工作是监督学生思想、品德,但他从不亏待学生、宽枉别人,对学生加倍关怀。讲到喻秉诚校长,他先是学校教导主任,后任的校长,老人回忆说,他的记忆特别好,每一个学生只要见一次面就能记下来你的名字,他的字写得特别工整,又快又好,他在这个学校一直工作了四十年。

  喻秉诚先是学校教务主任,校政实际上由他主持,什么都管,学校大小事都要过问和处理。上至大政方针、办学方向、教员选聘、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财务收支,下至学生生活安排,成天忙得不亦乐乎。公认是学校的当家人、主事,深为学生敬仰。同学很喜欢听秉诚师讲地理,他总是将中国地图手绘到黑板上,用一只大公鸡形容中国,日本是一只小虫,随时都可被公鸡吃掉,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同学们入耳入心。战火纷争的年代,总有那么一群人手捧万卷书簿,源源不断的靠着知识,为自己的祖国贡献着无穷的力量。

  在袁文赋老人的回忆中,“教务主任喻秉诚,那是呕心沥血,什么都管。每周全校六个班级,每班历史、地理课各二小时都归他教,经常结合课文进行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既教学,又育人。”而在汪云裳老人的回忆中,当时师生住的条件很差,较为分散,他甚至去宿舍查铺,查铺时轻手轻脚,为学生盖被。少数学生在寝室里打象棋牌,他发现后立即制止,轻言细语批评,不允许学生有违反校规行为,同学们既敬他,又怕他。”

  “那时候缺吃少穿,战火纷飞,逃难到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的老师和学生们,还得在日本人飞机轰炸的威胁下刻苦读书,是现在人难以想象的。”袁文赋老人最后说。午后的阳光越过窗帘,暖洋洋地洒在老人身上,饱经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慈祥。

  据资料显示,学校迁至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期间虽时局动荡,烽火连绵,但学校凭着坚韧的办学精神,经多方筹措经费,筹划经营,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解放前,新群学校拥有莼香园、大冲两处校舍,校产水田1230亩,校教具可供一千多人之用。学校“中学部12个班,小学部扩充到16个班,同年秋开办初中,学生总数达1500名,教室29间”,成为一所由幼稚园到高中,全县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设备比较齐全的学校。

  八、芝兰芳香,立学为民

  当抗日的烽火点燃时,湘江之滨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艰苦卓绝的迁徙,崇山峻岭里扎根,在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二郎山、九郎山、昭山连绵起伏的莽莽群山天然屏障间,朗朗读书声,响彻湖湘大地。

  “听说这房子是秋瑾故居,就特别留意,结果发现了好多神秘的地方,比如这青砖墙就特别厚,墙中间还夹着一层黄土,这有什么作用?还有不论下多大的雨,天井基本不会存水,神奇的是,这水并未流到前面的池塘里,到底流到哪里去了?”原湖南农学院院长康春林老人,也在曾位于秋瑾故居的新群中学读过书,对在株洲秋瑾故居那段求学经历,康老记忆犹新,“当时,那里的环境特别好,非常适合读书。”康春林老人从新群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新群中学初10班。

  现在谈起自己的母校,康老满是骄傲,毛泽东为这所学校创办人之一。在株洲清水塘大冲,“当时,校舍前坪有两棵大桂花树,校门前翠柏成行。校园里还有红枣树、鸡爪树、皂果树。还有秋瑾从江浙那边移植来的琵琶树。”康春林度过了他近4年的中学生涯。因为学校是在秋瑾故居,包括康春林在内的新群中学学生学习异常努力,爱国情怀也较浓烈。“当时,我们都知道是在秋瑾的家里读书,也知道她是革命烈士,常想起她忧国忧民情怀,发出‘秋风秋雨愁煞人’感叹,”康春林说,“栽在大屋天井内的那颗玉兰树,还是秋瑾从日本带回国的。”

  “王家大屋,楼台亭阁,小桥流水,飞檐画栋,非常壮观,前有池塘,进门一排长约30余米的石板路,两边高大的一排排的青松,分外好看,清风徐来,沁人心扉,在这个地方读书,真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好地方。”学友黎泽重回忆起学校搬来时的情形不无感慨的道:“秋瑾故居大门朝里看,有栋两层的楼,中间是木板道连接,左右两边有带扶手的木楼梯可以上去,楼上左右两边各一间房,整个大门都是木头做的。听当地的老人说秋瑾很喜欢这个大门,两边的房间都有窗户,秋瑾和她丈夫经常站在房间的窗户边眺望窗外。门外的池塘也是秋瑾家的,我常到这口塘里摸螺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