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联中的女子学校

辛亥革命网 2020-10-15 10:01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明钢 查看: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中等教育惨遭日寇蹂躏,学校早已停课,成千上万的学生流离失所,学业荒废,湖北教育的基础即将被摧毁。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中等教育惨遭日寇蹂躏,学校早已停课,成千上万的学生流离失所,学业荒废,湖北教育的基础即将被摧毁。

  在战火一天天逼近武汉的情况下,湖北省政府决定将登记的47校重新组合成“湖北省立中等以上学校”,简称湖北联中并西迁,湖北省主席陈诚兼任校长,下设22所分校,其中有四所女校。

  湖北联中的四所女子学校

  民国的学校教育中,小学、大学都是男女同校,唯独中学男女不同校,于是就有了男校、女校之分。湖北联中有四所女子学校,即:

  一、恩施女子高中分校。由湖北省一女中、汉口市一女中、宜昌中学女生部、江陵中学女生部组成。校址设屯堡。主任(校长)为刘礼琼。后改称湖北省立恩施女子高中,又改称湖北省立第七女中。

  二、巴东女子高中分校。由省二女中、私立汉口心勉女中、襄阳高中(女生)、钟祥中学(女生)组成。校址设巴东罗溪坝,改称湖北省立巴东女子高中,主任(校长)为叶启秀。后迁宣恩冉大河,改称湖北省立第四女高。

  三、建始女子师范分校。由省女师组建。原设建始松树坪,后迁设宣恩沈家寨,改称湖北建始女子师范学校。后又改称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主任(校长)为段奇璋。

  四、巴东女子职业分校。由省女职、汉口市女职学校组建。设巴东龙船河,又迁宣恩沙道沟,再迁恩施龙凤坝。改称湖北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主任(校长)为石鸿翥,继任校长为程瑾思、何秉彝。

  女子学校的校园文化

  女子学校所开课程与一般中学无异,只是增加了手工劳作(刺绣、编织)课。联中实行公费制,每年发粗灰布单衣1套, 两年发棉衣1套,女生发连衣裙。

  不过,四女高的制服却是学生们一针一针缝制成的。星期天不上课,同学们把桌子搬到操场上,老师画图讲解衣服的裁剪缝制方法,高中同学裁剪,初中同学缝制。一些年纪小的初中生不会用针线,高中大同学就帮着初中小同学做衣服。女学生穿上自己缝制的校服,夏天穿着统一的裙子,非常开心,非常漂亮。

  在国破家亡的时刻,流亡学生特别珍惜这种异乎寻常的学习机会。在她们看来,尽管生活艰苦,学习时断时续,生命也受到威胁,但尚能读书,实属幸运;看到积贫积弱的祖国受到外敌侵犯,她们同仇敌忾,一心学好知识,报效祖国。

  女孩子喜欢唱歌,《流亡三部曲》和《夜半歌声》最为流行,边唱边哭。流亡学生家乡沦陷,亲人离散且音讯阻隔,思乡的愁绪笼罩在心头,常常是一人哭引得全班学生一起哭。

  女学生还喜欢唱抗日救亡的歌曲,其中最喜欢唱《在太行山上》与《古城颂》(即《延安颂》)。校园里歌声此起彼伏,真是“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

  除了上课之外,学校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遇到“九一八”“一二·九”等纪念日,还要组织文艺演出,表演的都是抗战的节目。

  四所女子学校成立了罗溪剧团,她们到县城募捐演出,上演《菱姑》《雷雨》等剧目,轰动了宣恩、来凤、咸丰等县城。罗溪剧团将卖票所得全部捐献出来慰问前方抗日将士。《新湖北日报》经常报道她们开展的各种活动。

  管理严格

  由于是女校,管理特别严格,有着诸多特殊的规定,如不准学生出校门,不准会客,不准在校外同别人说话,来往信件受到检查;学生必须参加早升旗、晚降旗活动,睡觉前须点名,还有半夜查铺、打更巡逻、实行门禁等等。

  周绍馥在恩施女子高级中学分校就读。1940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应同学王源婉之邀,周绍馥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到她家去玩了几天。因为尚在假期中,周绍馥在恩施城多玩了一天。不曾想1940年9月1日开学当天,学校张榜开除周绍馥,理由是她请假逾期一天。学校该有纪律,但仅仅因没有按时返校就开除,似乎有些不近情理,过于苛刻。

  建始女子师范分校后来改称湖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省一女师)。由于是师范,又是女校,在管理方面有与众不同之处。胡贵先曾就读于省一女师,她在回忆录中写道:

  “提起学校,自然要念及老师。我记忆最深的要数校长段奇璋老师了。她毕业于北京女师大。当时已四十出头,还是孑身一人。听有关老师解释,她的名字跟她的生活一样。“璋”字在古时是生男孩的意思;“奇璋”就是奇怪的男孩。她身个不高,戴近视眼镜,短发。我在校的那些日月,没见她穿过一件有颜色的衣服,春夏秋冬着一色兰的旗袍和青鞋白袜。尽管雨天也不穿皮鞋,只是在外面再套一双双耳草鞋。她语言适度,举止端庄,很难听到她的笑声,具有十足的严师风度。

  她对学生的语言、穿戴、举动都要求严格。跟她一样,只准留齐耳的短发,发夹只用两颗,把前额的头发夹在头顶,两鬓自然垂曳。穿的是学校统一制发的灰色粗布连衣裙,短裤要齐膝盖,青鞋白袜。爱美是姑娘家的天性。有时姐妹们穿了有颜色的鞋袜、短裤,或另梳发型,她发现了,就悄声对你说:“在作准备啦!”这句话都能领悟出来,姐妹们会羞羞答答的去改装。学生平时可盘腿席地而坐,但不能叉开两腿坐在石级上。她若看见了,就立即把你叫起来,让一位年龄小的同学坐在那里,叫你看看:“雅观吗?”再次发现,她就叫你两脚朝上,反身坐在石级上,叫人哭笑不得,使你羞得无地自容。她规定一个学期不准离校,家里有特殊事故,一定要人来接,电报、信函均不起作用;她怕电报、信函冒名借故。学生一般不准外出,星期天也只能在校内活动。需要日用品,学校派有专人采买。课余,没有嘻嘻哈哈的打闹,只有书声、歌声和手工劳作(刺绣、编织)与体育活动。”

  迁回武汉

  抗日战争胜利后,联中的许多学校留在了当地,但四所女校全部迁回武汉。这可能与鄂西教育落后有直接的关系,当时鄂西山区能够读书的女孩子少,没有多大的需求。

  1946年正月十五刚过,四所女子学校便接到了省政府的通知——复员武昌,全校员生欣喜若狂——终于可以回家了!

  当时,初三和高三的同学已经毕业离校,另有一些同学也已随家人或亲友先期返回省城,随学校复员的师生有百余人。师生拿着省政府发给的“通行票”,徒步走过720里施宜官道,再搭上东去的木船。20多天水陆兼程艰辛跋涉,终于回到了武昌北城角昔日的校园,恢复了“湖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校名。

  据当年读高二的吴美禾回忆:“一路上有几个老师带队,组织得很好。我们高二的同学十五六岁,总是垫后,哄着那些十二三岁的小同学往前走,其实我们自己也走不动。我们有的老师还带着孩子,尽管她们坐车到宜昌和我们汇合,也很辛苦。到宜昌后,学校安排我们坐木船到武汉,在船上大家挤在一起,我们用绑带把自己绑在船架子上睡一会儿。尽管辛苦,因为胜利了,大家扬眉吐气,一路心情很好。”

  省立一女师1946年2月初从宣恩晓关出发,迁原武昌师范旧址武昌五龙桥。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女子中学与一女师合并,现在是武汉市第三十九中。

  省立七女高从恩施屯堡迁回武昌,后改为第一女中,现在是武汉市第十六中学。

  省立第一女子职业学校也从恩施迁往武昌都府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