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向欧美:民国留洋潮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程牧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受一战影响,西方列强暂时对中国搁下了武器,转而实行文化渗透策略,支持中国青年留学。因此,比起20世纪初年,民国时期留学欧美的人数有
 

  民国时期,留日热潮略有降温,但每年仍在千人以上。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还是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留日生始终是中国留学生中最活跃的群体。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继续执行选派留学生的制度。一方面,军阀混战的局面使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热情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受一战影响,西方列强暂时对中国搁下了武器,转而实行文化渗透策略,支持中国青年留学。因此,比起20世纪初年,民国时期留学欧美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庚款留美:大规模的公费留学

  清末留学生大批东渡日本的现象,引起了美国人的不安。他们意识到,“哪一个国家能成功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便将由于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识上和商业的影响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回报”(摘自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斯呈给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190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受了传教士明恩溥的建议,宣布将庚子赔款的余额退还中国,用于中国学生留美。次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豁免中国部分赔款》的决议,减收庚子赔款1078万美元。在这种背景下,留美热潮兴起了。整个民国时期,留美生多达近2万人,仅次于留日生的人数。后来,英国也效仿美国,从1933年起退还部分庚款选派留英生。

  庚款留学生以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居多,后来活跃在中国的科技领域。如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在1910年“游美学务处”举行的考试中,他以第28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留美的资格。1928年,民国时期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成立时,就聘请了许多庚款留学生。

图1 为1909年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与留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会办唐国安和范静生合影。

  留法俭学:勤以做工,俭以求学

  1909年,旅法华人李石曾在巴黎成立了一家豆制品公司,产品价廉物美,供不应求。于是,他返回老家河北省高阳县招募了一批工人赴法。李石曾发现从国内来的工人都是文盲,为提高其素质,便规定工人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中文、法文和一般的科学知识,由此逐渐形成了“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的华工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蔡元培、吴玉璋、吴稚晖等人的推崇,“留法俭学会”得以成立。1912-1913年间,俭学会送走自费留法俭学生100余人。从全国范围来看,响应者并不算热烈。

图2 李石曾豆腐公司的招工广告

  1916年,也就是一战爆发后,法国从中国招募了十几万华工,奇缺的劳工市场为勤工俭学带来了契机。蔡元培、吴玉璋等人联络部分法国人士,于1916年6月22日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在他们的积极准备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1919-1920年,全国各地1600多名爱国青年分17批赴法勤工俭学,形成热潮。勤工俭学的生活非常辛苦,法国学校暑假较长,在法国学生度假的时候,这些中国留学生就靠做工来维持生计。

  做工占据留法俭学生太多的时间,在学业成就上,他们无法与留美生相比;但他们接触到西方社会的最底层,对欧洲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了深刻的体会,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批留法生中有不少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如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聂荣臻、陈乔年、徐特立等。

  留学苏俄:走进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上派了一批党员奔赴苏俄,到莫斯科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需要培养大批干部,孙中山这时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于是,更多中国青年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个气候严寒但气氛友好的国度。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之前留学西欧的勤工俭学生。出于对中国革命的支持,苏俄政府于1925年创立“孙逸仙大学”(即莫斯科中山大学)来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

图3 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

  在苏俄,中国学生以学习社会科学和军事技术为主,很少涉及自然科学。这个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还百废待兴,但对中国留学生却十分慷慨。中山大学里,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等食品供应充足,甚至每周还能吃到一两次白米饭。这种入微的关怀让这些亲历者在多年后还感念不已。

  1927年7月,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中山大学,在苏国民党籍学生分批回国,共产党人则留下来继续学习。1930年,留苏学习的中国学生多数回国参加革命工作,中山大学完成了它的使命。1925-1930年,这所大学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其中有很多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