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教育纪事]赖宁精神,历久弥新(4)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易鑫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赖宁这个名字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耳熟能详。因为在年少的时候,赖宁的故事曾让他们热血沸腾。 ,[60年教育纪事]

 “该不该取掉画像”的大讨论

  在学习赖宁的热潮中,许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挂起了他的画像。

  “画像中,赖宁攀着一棵小树,背后是熊熊火焰……”如今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读博士的“80后”陈涛,对赖宁最深刻的印象来源于此。他回忆说,当时他读小学四年级,对赖宁非常崇拜,“班上的男同学都想成为赖宁那样的男子汉,随时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遗憾的是没有碰上什么可以冲上去的大事。”

  尽管在宣传学习赖宁的时候,大部分学校的老师都强调要学习赖宁博览群书、积极进取,但赖宁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在烈火中牺牲的英雄形象,还是深深地刻在学生们的心里。“此外,也有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宣传不当,在德育课上过多宣扬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而牺牲、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给了一些学生错误的引导。甚至当我在赖宁当年就读的小学——新棉镇小学采访的时候,我提出宣传赖宁不应当鼓励少年儿童上山救火,老师们都觉得难以接受,还发生了争执。”孙云晓说。

  李林洲是赖宁的童年好友。赖宁牺牲之前,曾跑到李林洲家邀他一起上山救火,结果李林洲被妈妈关在了家里。理由是李林洲的爸爸是消防员,家里去一个人救火就够了。李林洲说:“在赖宁牺牲以前,我们也曾扑过好几次火,学校还点名表扬了我们这些灭火小英雄。”

  孙云晓不曾料想,赖宁的画像和一些学校的宣传引导竟成为一场大讨论的导火索。而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出台则为这场关于“还要不要学习赖宁”的大讨论拉开了帷幕。

  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纷纷采取措施,如对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教授灾难自救技能等。其中,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一些学校采取了从墙上摘下少年英雄赖宁画像的措施。

  一时间,画像摘下的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画像该不该被取掉”“还要不要学赖宁”“该不该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焦点。各大媒体乃至网络都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支持取掉赖宁画像的一方认为,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落实的体现,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宝祥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他认为,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宣传所谓的“英雄行为”,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矛盾。大部分家长都是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见义勇为”的坚决拥护者。

  反对取掉赖宁画像的一方认为,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不应放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檀传宝指出,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当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袖手旁观、坐视不管,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在这场观点的交锋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见义勇为的精神不应该在新一代未成年人身上消失,放弃见义勇为将是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的表现。南京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班华说:“人是有道德良心的,人的道德行为的产生有复杂的原因,赖宁救火的行为缘何产生,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这种道德行为却是赖宁精神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赖宁为什么在其他方面那么突出。”

  赖宁缘何去救火,李林洲给出的理解是:“只要发生山火,并且大家又有时间的话,赖宁总会叫上我们一起上山去帮帮大人们的忙。赖宁牺牲后,总听到有人评论说,小孩子上山灭火,那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儿嘛。我不怪他们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不了解。对赖宁来说,上山灭火已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责任,对经常上山灭火的人来说,更是清楚地了解这件事一点儿都不好玩,而且比较危险!一个小孩子,第一次上山灭火,可能是好玩,但次次都去,就不是为了好玩那么简单了!”

  正是这种责任心和道德感,使赖宁救火的行为成为必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