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60年大事记(1970-1980)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 查看:
1970年
6月27日 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1年
4月15日-7月31日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学校和知识分子的“两个估计”,全面否定建国后17年的教育工作。8月13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1972年
7月2日 周恩来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赞赏他关于加强我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和培养研究人才的看法和建议。
1973年
6月5日 国务院科教组召开文科教育革命座谈会,提出以社会为工厂改造整个文科。
1974年
9月29日 国务院科教组、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门办学的通知,各地大中小学普遍搞“开门办学”。
12月21日-28日 国务院科教组、农业部、辽宁省委联合召开学习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现场会,提出要使学校真正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1975年
12月2日 《红旗》杂志发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文章:《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成为“四人帮”搞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进攻信号。
1976年
4月 北京和全国各地学校的师生参加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遭到了“四人帮”的残酷镇压。
10月 各地学校师生与全国人民一起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胜利,声讨“四人帮”的罪行。
1977年
8月8日 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全面否定了“两个估计”;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10月12日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
11月18日 《人民日报》发表教育部大批判组的文章:《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1978年
3月18日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教育界对真理标准、教育本质等问题的大讨论。
8月 根据邓小平关于大量派遣留学生的指示,教育部发出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
9月22日 教育部重新修订和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0月4日修订和重新颁发《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恢复和重建大中小学各项工作制度。
10月4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
12月18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教育战线进一步拨乱反正,教育工作全面恢复,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起步。
1979年
2月6日 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举办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北京举行开学典礼,拉开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序幕。
3月19日 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的报告,决定撤销1971年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和1974年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的情况简报》两个文件。
3月23日-4月13日 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
1980年
2月12日 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
10月7日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