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的辅仁大学(2)

辛亥革命网 2012-07-31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赖晨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沦陷区不同性质的高校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处理办法,有的改造,有的取缔,有的学籍不予承认,但对北平私立辅仁大学

北京辅仁大学旧址,现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校区,位于北京定阜街1号

  1937年秋,辅仁大学在全民族抗战的隆隆炮火声中,继续招生办学。重庆密令北平辅仁大学仍继续维持原状,充分利用和德国的关系,联络平津其他具有国际性的教育团体,尽量吸收沦陷区青年,培植爱国人士,延续中华文化教育事业。在沦陷区内,应遵循三原则,即行政独立、学术自由、不悬伪旗,以示正义不屈。

  辅仁大学之所以能够在沦陷区坚持办学,抵制日伪奴化教育,也与校长陈垣有很大关系。陈垣作为辅大校长及一代史学大师,是学校的精神领袖和一面旗帜,他的言行和态度对学校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沦陷区,陈垣政治上无自由、行动上受监视、经济上拮据,身边师友相继南下,亲人分别,他也曾想南下大后方,但考虑到数千学生的学业与心爱的藏书,最终留了下来,与敌周旋,学校因此得以继续开办。

  沦陷区“抗日大本营”

  沦陷期间,被日伪接管的北平其他高校都被迫实行奴化教育,日语被迫作为必修课,教材也被改用日文课本,校门悬挂日本国旗,有的学校蛮横地要求师生进校门时,必须对日本国旗鞠躬。

  辅仁大学也有日伪经常来校盘问搜查,师生要不断填写各种表格,学校要经常报告学生情况。从1939年开始,日本派遣细井次郎以第二外国语教授的名义来校做驻校代表。1942年,细井次郎又升任为日文系主任、校务长首席秘书,兼任附中学监。此后派来的日籍教师逐渐增多,学生中也有许多日伪特务,一起对辅大师生进行监视。在此情况下,陈垣校长与德国籍天主教圣言会司铎出面与日伪交涉,坚持学校不挂日本国旗,不用日语课本,不把日语作为必修课,从而使辅仁大学成为沦陷区唯一不悬挂日伪旗帜、不读日伪所编写的旨在推行奴化教育的教材的大学。

  但是,日伪并不甘心辅仁大学的特立独行。1938年5月,日军侵占徐州之后,强迫北平全市悬挂日伪国旗,并强令群众上街游行庆祝。辅仁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坚决拒绝这些无理要求,结果日伪震怒,强令辅仁大学及其附中停课3天,并多次派人“质问”校长陈垣。陈垣回答:“我们国土沦丧,只有悲痛,要庆祝,办不到!”坚决不挂旗,不游行。

  陈垣和文学院院长沈兼士等人还巧妙地进行学术文化抗日。陈垣在1940年的《辅仁年刊》中题词说:“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的“蛮貊之邦”指的是沦陷区。因为陈垣看到个别辅仁大学毕业生在为敌伪做事,甚至欺压国人,感到十分痛心,因此劝诫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即使是生活在沦陷区,也不能言语无信,甚至干助纣为虐的事。陈垣引用这些经典,谆谆告诫学生,日伪明知其深意所在,但因引用的是儒家经典,也对他无可奈何。

1941年9月8日,辅仁大学同仁合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