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教育从登州文会馆开始(2)

辛亥革命网 2012-03-28 00: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蔡志书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各地纷纷仿效山东办学经验,争聘文会馆毕业学生为教习。一时间,毕业生供不应求,“领有毕业凭照效力于教界学界者以三百数,踪迹所至遍十六行

  引进西学,建立新式学堂

  狄考文曾于1881年在《振兴学校论》一书和《上译署拟请创设总学堂议》中以“下变民风,上培国脉”为题,阐述振兴教育的重要性,被学界认为是在中国倡办新式学堂最早的人。

  为此,狄考文自19世纪70年代起,按照西式学堂的模式着手提高学校的规格,扩大教授内容。首先引进西方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设置备斋(小学)三年,正斋(中学和大学)六年,学生按程度、年龄分班教授,逐步提高。在课程设置上,中国经学课程不到四分之一,而传统私塾、书院课程里看不到的数理化和天文、航海、测绘、动植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课一应俱全。比如《富国策》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当时甚为稀罕的资本、工资、利息、股份等事物都作了详细介绍;《地理志略》、《万国通鉴》等课程,让学生放眼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后来通过山东大学堂与登州文会馆正斋西学课程比较可知,两校相同的课程达12门之多。有关史料证明,文会馆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在当时中国的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心灵学(心理学)、是非学(逻辑学)和富国策(经济学)以及世界地理、历史课程“是在中国教育系统中最早开设的课程”。

教科书《笔算数学》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狄考文在担任“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和“中华教育会”负责人期间,组织编译大量西方教科书,同时还与文会馆师生编辑出版了许多新式教材。“教科书”一词即由此产生。狄考文与学生邹立文编写的《笔算数学》一书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当时唯一一部数学教科书,先后翻印30多次,直到20世纪初官方出版第一批教科书时,《笔算数学》仍然通用。重要的是该书第一次采用了阿拉伯数字等西方现代数学符号及其算式;狄邦就烈编写的《圣诗谱·附乐法启蒙》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乐理的教材;赫士(登州文会馆第二任校长)编译出版的《光学揭要》,书后的说明部分是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X射线的文章。狄考文等人编译出版的教材为山东大学堂和上海的南洋公学、中西书院,浙江的求是书院、蕙兰中学,无锡的竣实学堂,山西的笃初学堂,湖南的实务学堂等各地官办学校广泛采用。上海的文明书局、彪蒙书局、科学书局、时中书局、南洋官书局等出版商也曾多次出版文会馆的课本。登州文会馆在许多方面为20世纪初山东以及全国兴建新式学堂提供了借鉴和模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