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

辛亥革命网 2011-10-11 00:00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作者:张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同封建文化思想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沉重打击了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是近代史上一场空前的


  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同封建文化思想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沉重打击了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是近代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1、开办了许多新式中、小学

  辛亥革命前, 民族地区已办了一些学堂, 使少数民族青年不但可以就地入学, 而且有些还可以送到大城市和国外深造。辛亥革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开办了许多新式中、小学,有些地方还办了一些女子小学和高等学校。在侗族地区,1912年贵州天柱县龚其昌等人在南市庵建立校舍, 筹办中学, 次年正式招生上课。1914年,广西龙胜一批侗族子弟还离开家乡到县城高等小学读书, 有的还到桂林广西村治学院租初级中学学习, 接受新思想的教育。1918年三江创办了女子小学一所, 使侗族青少年女子有了就学的机会。在云南大理的白族地区, 学校教育比较发达,民国初年各州、县又设立了一批学校, 不仅男人可以入学, 妇女亦可入学。大理中学当时就办了五个班, 招收各族学生500余人.在广西壮族地区,不仅办起了普通中学、师范及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亦有发展, 先后设立了广西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壮族子弟入学的机会多了, 有少数壮族青年还受到了高等教育, 在延边朝鲜族聚居区, 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就成立了昌东、光成、明东、正东等4所中学。此后, 在延边各地许多私立学校相继建立。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通化县就建立了私立中、小学70余所。在西北, 西宁蒙古半日学堂, 辛亥革命后改称蒙番小学校, 不仅吸收蒙古王公子弟, 也招收藏族学生, 使藏族青年能就地入学/。此外, 1913年,在北京办起了一所全国性的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子弟的“蒙藏学校”。

  2、增设了近代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

  辛亥革命后,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 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也一改过去陈腐的教学内容, 注重对学生传授近代文化知识。如广西三江县教育“自新学制” 后,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913年设塾师研究所于丹洲, 改造私塾, 授以算术、乐歌、图画、自然等科。白族地区的教学内容也有改变, 除保存读四书五经一科外, 仿照西洋学校增加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在东北朝鲜族地区, 学校在提倡学习自然科学, 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儒家思想, 帮助学生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回族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宗教人士, 看到民族的兴亡决定着宗教的兴亡, 事关自己的前途命运, 因此主张在学习宗教知识的同时兼学一些汉文和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加强与兄弟民族的联系。所以他们积极倡导改革回民经堂教育, 兴办新式回民学校, 向广大回族儿童和青少年传授近代科学知识, 培养振兴民族人才。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新式回民教育开设了修身、国文、历史、算学、地理、经学、理科、体操、手工、图画、音乐、英语等课程, 改变了经堂教育只习宗教知识的状况, 为回族子弟学习汉文化及西方的科学文化, 创造了有利条件。

  3、造就了一批少数民族先进知识分子

  少数民族青年在新式学校学习期间, 由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熏陶, 他们不仅自己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 而且在群众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如蒙古族青年荣耀先, 辛亥革命后进入归化城高等学堂, 在这里受到民主革命思想和近代科学教育, 使他初步懂得了民主的道理。那时他家菜园里有一棵大榆树, 天阴下雨时, 树干中心低凹处常有积水,有些农民由于缺少科学文化知识, 迷信此水为“圣水” , 尊称榆树为“神树” , 并常用它洗眼治病。荣耀先度假回家时便向群众讲解没有鬼神的道理并锯掉了“神树”, 1918年夏, 荣耀先和王祥、孟志忠、恒升等进入北京蒙藏学校, 此后他常和同学们一起赴北京大学聆听陈独季、李大钊等人演讲, 从中受到鼓舞,并开始传阅进步书刊, 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

  正是因为少数民族有了这样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 所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便通过他们很快传播到民族地区, 为民族地区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向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转变莫定了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