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会觉得“父母皆祸害”?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1-03-25 00:0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吴毅峰(2010年11月29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何有人会觉得“父母皆祸害”?(关于“家庭民主化”的思考)作者:吴毅峰(2010年11月29日)n ,为何有人会觉得“父母皆祸害”? [投稿],

为何有人会觉得“父母皆祸害”?

(关于“家庭民主化”的思考)

作者:吴毅峰(2010年11月29日)

 

        这个世界很美丽,很多姿多彩;但是,它却依然有很多的未知领域尚不为人所知,需要我们人类去不断地探索,因为人类自身的文明历史还不算很长。

        所有的人都是父母生出来的;绝大多数人也是由父母千辛万苦地养大的;可是,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父母皆祸害”呢?这些人对父母的指责是不是有一定的原因,或者有一定的道理呢?作为人,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自身的困惑呢?我们不怕有问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根据2010年11月17日《厦门晚报》报道,近来,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谓的“祸害”就是指这群1980年后出生的子女形容1950年后出生的父母的词语。在论坛的首页上,《教你如何同父母对峙》,《他们将孩子当成一个“物”,而不是人》,《让我们不要重复他们的失败人生》等等10个被认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帖子长期置顶。根据了解,小组成员主要在此倾诉或者反思父母造成的情感或者肉体上的伤害。他们说,“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制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中国的年轻人和新加坡的年轻人肯定有些不同,因为国情不同。不过,作为华人占人口多数的新加坡,也应该留意中国年轻人的动向,为解决本国年轻人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备一些解决的思路。那么,“父母皆祸害”小组提到的“孝道”和“孝敬”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论语》有很多的论述。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地理解,笔者在此引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周桂钿教授于2010年4月15日在厦门“员当书院”(“员当”这两个字上面要加竹字头)讲课时的一段话。他说,“孝的基本精神就是让父母享受幸福,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他同时说,“一切都听父母的并非是孝”。周教授引用《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对此,周教授解释说,“几谏”就是委婉地提出建议,并非一切都听父母的。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他写的《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一书中说到,“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都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根据2010年9月24日《厦门晚报》)。是不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的情况都是如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根据2010年10月25日《武汉晚报》的报道,一位“中国式妈妈自述,我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NO”。这位妈妈在自述中讲,“哦!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而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在扼杀他所有的天性!他(指儿子)居然在作文中写道:我最喜欢的人是妈妈。。。我惭愧至极”。应该说,这位妈妈是有觉悟的;而她的儿子也会因为她的觉悟而受益一辈子。

        笔者相信,中国式的父母在肉体上和天底下所有的父母没有区别;不过,笔者也相信,中国式的父母在精神上和其他的父母一定有所区别。有区别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做父母的应该如何从善如流,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去粗取精。子女是父母的终生作品;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中国式的教育有两大极端:1)溺爱(mollycoddling and pampering);2)限制(restriction)。(根据2010年11月27日《中国日报》报道)。上面提到的来自武汉的那位母亲就是属于“限制型的样板”。所以,《中国日报》当天呼吁“Be Creative, Children”。关于溺爱,这就比较复杂了,其实也就是那些觉得“父母皆祸害”的人心中的难言之隐了。那么,什么是“溺爱”呢?有人通俗地说,那就是把小孩当成大人来养;然后又把大人当成小孩来哄;最后是把所有的男人当成女人;把所有的女人当成男人。如果,各位还不明白的话,那就请允许笔者摘录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的一段话来说明。陈教授说:“就像洛克-菲勒写给他儿子的信中所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把一个人毁掉,就给本来走得好好的人一根拐杖,几年以后,没有拐杖他就不能够走路了”。陈教授的话铿锵有力,很有道理,严厉地批评了父母以物质方式给孩子“拐杖”的做法其实是会害了孩子。中国式的父爱和母爱应该改良。

        尽管许多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很溺爱;可是,很多子女并不领情,很“不孝”。这里有一个人性的问题。其实,人是希望独立自主的;可是,许多的中国父母却喜欢一辈子把子女绑在自己的裤腰带上;因此不断有父母叫喊“我渴望尊重”(根据2010年1月8日《厦门日报》报道);同时,不断有人高喊“要对父母好点”(根据2010年4月16日《厦门日报》报道);最后,有人高喊“你必须学会与孩子分开”(根据2010年9月23日《广州日报》报道)。

        中国式的亲情经常会变成干涉子女自由的侵情,这是事实。根据某报纸2010年4月17日报道,英国媒体爆八卦猛料,某大牌电影明星的妈妈“不准”他“谈恋爱”。于是,中国官方的英文《中国日报》于2010年8月14日以“Problem Parents”为题发表了评论。其实,不让儿子谈恋爱在中国是正常的现象;那位母亲的做法在中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英国媒体“八卦”罢了。《中国日报》的这篇社评其实也是因为关注到“父母皆祸害”的社会问题有感而发的。文章说:“Many of today's parents are more protective of their children than their predecessors. No wonder, children today complain that they can't do anything without being under their parents' watchful eyes. Many say their parents are suffocating them by imposing too many disciplinary rules on them”。文章进而指出:“Parents should get involved with their children's lives as a mentor, teacher and guide. But sometimes, the "helicopter" mums and dads, who keep hovering over their children and swoop down to help them at the slightest sign of trouble, may be doing a lot more than they should”。  这就是中国式的“亲情”,也是在所谓“孝道”教育下的方式。其结果会如何呢?2010年10月25日,英文版《中国日报》得出调查结论,“Filial Tradition withering”(笔者翻译:孝道在减退);其结果就是“Elderly entering old age without support of kids”(笔者翻译:进入老龄化,子女关心不够)。孝道,必须加上尊重和社会机制才有用。

        传统上,中国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可是,如今社会进步了;年轻人有更宽的眼界和更高的追求。于是,许多老年人会很失落。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不要去指责年轻人;相反地,我们应该赶紧考虑改进社会福利机制的不足。如果不是用开明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发展,那许多社会现象都会发生。2010年7月24日,《广州日报》问道,“为什么最爱的人最爱损我?”2010年8月5日,《广州日报》报道,“老人捡垃圾供女上学,女儿毕业不认娘”,第二天,“街坊说,母亲捡垃圾爱唠叨,女儿感到难堪出走”。在老人眼里,儿女不孝;可是,在街坊眼里,女儿也有苦衷。这种苦衷是人间的大不幸。

        一夜间,整个中国似乎都在谈论,“父母怎么成了祸害?”(根据2010年7月29日上海《文汇报》);然而,孩子们在问,“爸爸妈妈,你学会了爱孩子了吗?”(根据2010年8月5日上海《文汇报》);于是,父母回答,“孩子,你其实不够明白,我们多希望你幸福”(根据2010年8月9日《解放日报》)。2010年11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调查报告称,父母监控过度,孩子易生逆反心理。所谓的监控包括“破解子女电脑密码,结果发现聊天纪录删得干干静静”。与此同时,上海《文汇报》发现,“下一代质疑父母,却不知道他们的事”(2010年9月15日)。最后,《文汇报》得出一个结论,“家长要学会宽容你的孩子”,因为“调查发现,创造能力强的孩子大多出自气氛宽松的家庭”。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宽松的家庭一定很少说“父母皆祸害”。

        封建的孝道是自上而下的,所以它是单向的。传统的东西不是说完全不好,而是必须与时俱进。当年,鲁迅对许多传统进行反思,受到很多的攻击;但是,他对中国的人文进步是有贡献的。我们经常会深受一些不太好的传统限制甚至毒害,又会不自觉地去维护它们。封建的孝道和现代家庭的互相尊重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人们觉得妇女“绑小脚”是一种美;后来才发现它的严重问题。现代的孩子们,可能包括古代的孩子也一样,大同小异,都渴望独立自主。一对宽容的父母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爱,而不是强加于人的“爱”,也不是对父母“无条件的孝”。每个孩子刚刚出生时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他们来到人世间之后的家庭教育方式。传统的“孝道”有24种方式,其实大部分都是以摧残子女的肉体和精神为主体内容的。也许有人真的喜欢和习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不过,笔者相信,大多数人肯定不喜欢。孩子们应该尊重父母;父母也应该尊重子女。单向的家庭家长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如凶杀,离婚和自杀的案子,其实都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2010年8月13日,《中国日报》报道,北京有一个人杀了全家,然后“asks court for quick death”;2010年7月7日,《广州日报》报道,有大牌明星跳楼自杀;2010年8月20日《中国日报》报道,“Divorce: Couples split from tradition”。子女一旦出了问题,不一定都是父母的原因;但是,很多都有关联,因为人本的教育方式很关键。

        家庭能够和睦相处是人的福气,也是社会的福气。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家庭提倡平等的亲子关系,让家庭更温馨,让社会更和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着手完善社会的福利制度,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不用依靠自己的子女。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新加坡年轻人应该还是会相当尊重自己的父母的。笔者从中国前来新加坡,早就安排好了养老金问题;因此对于子女来说,他们可为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翱翔。

        祝福新加坡和中国更加繁荣美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